蕭仲恭看完耶律大石的書信之後大吃一驚,心中疑惑,麵色上陰晴不定,西遼政權他是知道的,但他不知是耶律大石所建,其實耶律大石之所以能夠建立西遼政權完全是依靠了蕭咪咪的勢力和號召力。
時過境遷,當初也曾強盛一時的西遼契丹,如今卻是四麵楚歌麵臨著巨大的壓力,首先是國內的局勢不穩,很多當初的黑汗的於闐人、回鶻人還有突厥人漸漸地不太願意在受到契丹人的統製而漸漸地起來反抗!
而本來的契丹人已經慢慢地變成了少數民族,且很多人則有了東歸的想法,他們的故鄉是在白山黑水之間,在地處蠻荒的西域,生活越來越艱難,當地人的反抗也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很多人厭倦了這種生活,於是很多人都想東歸!
但最大的威脅卻來自與西遼帝國的西部,中亞地區由於唐代的突厥部落西遷帶來的整個地域的勢力混亂,不但促成了當地的韃靼人波斯人所建成國家的衰亡,更造成了綿延了近千年的貴霜帝國的崩潰!
這一方勢力被重新洗牌了,龐大的阿拉伯帝國已經走向了衰落,對中亞地區的影響也在減弱,而就在此時一部分突厥人的勢力正好迎頭崛起,西突厥的崛起勢必會帶來西遼國內的突厥族的響應,於是這種轟轟烈的所為民族運動就展開了。
而此時耶律大石正在頭疼國內契丹東歸勢力的發難,碰到這樣的事情自然更是焦頭爛額不已,在衡量和對比了現在嚴峻的形式之後,他決定向西域的野利宏和西格答理求援,由於野利宏和西格答理現在也麵臨著同樣的問題。
蕭明在臨去征伐日本的時候,就已經通過阿立瑪表達了對整個西遼政權的政策,那就是適當的幫助和守望相助,所以野利宏和西格答理對耶律大石還是給與了資金上和糧食上的支援,但這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幾經談判之後,耶律大石作為一位政治家,最後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那就是東歸歸宋,但他期望蕭明能夠幫他先解決了國內突厥勢力的問題!這一片土地曾經是多少契丹勇士拋頭顱灑熱血而建立的地方,耶律大石不想就這麼輕易的丟掉。
這種問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那就是需要大宋朝廷對待這一塊廣袤的西域領土明確表態!這封信與一個月前通過西域特使已經轉到了大宋的內閣,蕭明對此事還是有點遊移不定,如果拿下整塊中亞地區對大宋中華是否會有什麼好處可言。
目前來講對整塊西域的統製完全是建立在自治之上的,蕭明授權野利宏和西格答理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製定相應的政策法規,大宋朝廷委任他們為整個西域大都督,分管原來回鶻王國的南北兩麵。
蕭明也知道自古以來針對於西域的地方民族問題都是一個比較難辦的問題,所以他回到日本之後在得知楊祈中專門回到西域去針對哪裏的民族問題,還是持讚成的態度的,但這段時間以來,楊祈中似乎做的有點過分了!他在西域殺了不下十萬的突厥人!
於是大量的突厥部族開始了逃往性的遷移,而他們逃亡的最近之地就是耶律大石統治下的黑汗西遼,這無疑給本來就複雜的形式雪上加霜,這也是耶律大石不得不做出向大宋投誠的舉動,所以這次蕭明找到了蕭仲恭。
當然他還要看看蕭仲恭自己的意思,耶律大石俄的書信之中對現在自己困難並沒有說的那麼直接,但蕭明卻知道他已經是舉步維艱了,缺錢少糧的西遼政權現在就連維持一支武裝力量都成問題,大量的契丹勇士加入了東歸的行列,使得西遼國內的契丹人在急劇減少著。
這種局勢不改觀,耶律大石堅持不到明年了,蕭明跟蕭仲恭大概講了一些這方麵的事情,目的是要他了解整個西遼國的總體情況,但並不說對他企圖謀反的事情就這樣算了,但你讓蕭明去處罰蕭仲恭,他還真不知該怎麼辦。
“你想讓我去西遼?”蕭仲恭問道。
“你幫我帶一封信給耶律大石,如果他同意我的建議,我隨後就派兵前往西遼,西突厥目前的國王叫做“阿斯旺”,這個人不太了解,我需要所有關於此人的情報!”
蕭仲恭道:“這算發配嗎?”
蕭明笑道:“大哥,你可知道現在的鐵路已經修到了沙州等地,此去西域最多也就幾天時間就可抵達,我主政一來最先廢除的的宋刑統之中,發配一說就已經不存在了!”
蕭仲恭喃喃道:“看來這個世界真的變了!”他點點頭對著蕭明道:“好吧,我就替你跑一趟,你還有什麼需要交代的?”
蕭明沉吟半響之後對他道:“你在寧夏自治道停留一下,我讓曹據在那邊給你調撥一些糧食,你帶到西遼去,曹大人辦完這件事之後,大概就會啟程來南京了!”
蕭仲恭站起來道:“好!我就跑一趟,感謝兄弟對哥哥的這種厚待,但我想恐怕並不單單是為了給耶律大石送糧食這麼簡單吧?你還有何話交代就一並說了吧”
蕭明道:“東歸的契丹族人是一個大問題,如何安置他們所需巨萬,但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讓他們既能適應現在的世界又能裹著他們喜歡的遊牧生活,不至於因為天氣變化而餓肚子,所以這一路上你需要幫我好好地考察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