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庶道:“太師是在說那《康京小報》嗎?下官始終認為在野之談不至於能夠引領民意的!”
王叔說的《康京小報》那是一種類似於後世報紙的東西,它是一種非官方發行的東西,起源於北宋時期,是當時的一些官員和書肆的老板將一些皇帝的諭旨和國家政策甚至一些重大的新聞手寫和印刷的“報紙”發行量並不大。
但隨著大宋印刷業的飛速發展,這類“小報”在高宗南渡之後,越來越繁榮起來,已經出現了專門盈利性的書館相當於後世的“報社”組織,他們往往通過各種關係,了解到當天或當時一些重大的事件和國家政策,用最快的速度印出來賣。
他們往往賄賂那些官府重要的辦事衙門的仆役和低級辦事人員,將消息走露出來,而且他的銷售對象也相對固定,但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有一個契機,這個契機就是蕭明發行的“北伐債卷”由於全社會對債卷嚴重關切,是的有關於北伐的審核消息都是非常的重要甚至是值錢的!
因為任何牽扯到北伐進度和戰事的消息都會直接影響到“北伐債卷”的價格!而現如今“北伐債卷”的價格炒作一路飆升,任何不好的消息都會造成價格的劇烈波動,所以內幕消息就是很多專門炒作債卷的人賺錢法寶了,宋代人的金融炒作意識一點不差。
上一次金兵抄了宋軍的後路,蕭明雖然下令嚴密封鎖一切消息,但不知道從哪裏還是泄露出去了,一時間債卷的價格大幅度縮水!幸虧蕭明在幾天之內就大敗金兀術,然後還將俘虜送回去遊街,這才止住了債卷下滑的卻是,甚至還連續反彈。
而由此帶動的《康京小報》的發行也是一路飆升,這說明兩個方麵的情況,一個方麵是如今的大宋朝一般百姓對於“北伐債卷”的關注程度非常的高,這也從側麵反映了大宋這些年重視商貿所帶來的全民金融知識的提升。
另一個方麵,從《康京小報》的熱銷,也說明了大宋目前普通人識字和有文化的基數在上升當中,這是一件好事,雖然蕭明並沒有打範圍在大宋推行教育,但他在杭州極力的推行的學校建設對帶動各種公裏和私立的學校也是一個不小的促進。
但這樣一份報紙的發行,並不隻是簡簡單單隻說北伐的戰事,一些街頭巷議的花邊新聞也在其上出現,書館還專門找來了文筆極佳的寫手,專門針對各種朝廷政策和社會時弊進行專門的評論,這在封建王朝是不可想像的,但如今的大宋卻對任何言論都采取一種寬鬆的政策,不但皇帝如此,整個朝廷和官府也是這樣。
這是社會文明和進步的一種方向,蕭明看到眼中,自然很是高興,《康京小報》的發展是新聞傳播的好事,自然也是在蕭明的關注之下的,但他也深知輿論影響的威力,如果把握得當,他有自信能夠把控這種力量的。
現在蕭明還要去對付金國的最後勢力,既然決定要在年底之前就解決掉金國的事情,這件事當然不能再拖下去了!他命令在開封的吳玠和劉琦所部,向西繼續攻擊前進,並且要在十二月初黃河冰凍之時渡過黃河,然後進攻相州,自己則帶領著大宋皇家虎衛軍直逼大名府。
於此同時,楊祈中在冬季下雪之前已經將幾萬俘虜修路的事交給了寧夏道的官員,他彙合大同的軍隊繼續向東沿著長城一線向燕京進發。
而韓世忠和趙彥文所率的軍隊已經在十一月底的時候攻克了原來遼國的大定府,金兵現在是四麵受敵,不但是有大宋朝的皇家近衛軍的軍事攻勢,在他們占據的河北兩路的中原土地上,此起彼伏的起義軍也是讓他們非常的頭疼了!
十二月三日時,蕭明抵達大名府城外三十裏紮營,虎衛們按照平時的訓練立刻動手搭建營地蓋帳篷,同時放飛熱氣球升空,作為對四周觀察的哨所,也就是說,蕭明的營地內沒有木頭搭建的哨樓,但卻有裏外三層的壕溝作為防禦,壕溝的外側則是跟籬笆一樣的木樁,上麵纏滿了有鐵絲製作的倒刺鐵網,並且還掛上了一些叮當亂響的物件,晚上更是組織人員三班倒來執勤放哨,這種營地的設置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再沒弄明白之前,是額也不知道蕭明為什麼會拉了幾車滿是倒刺的鐵絲卷的!
剛剛紮下營盤,蕭明接到了報告說是一夥人馬部隊向著他們而來,看旗幟好像不是金兵,倒像是一股河北義軍的武裝,等對方接近之後,手下來報,說是:“河北義軍的首領王重陽,請求覲見大宋太師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