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怒掌朝權(1 / 3)

薛炳昌看到蕭明頓作大喜之狀!

“哎呀!蕭兄弟你怎麼來了?快快請進,你看我這宅子也是剛剛得手,四處都很淩亂讓蕭兄弟見笑了!”他始終還是稱呼蕭明為兄弟,蕭明一聽就放心了,如果他改稱自己為太師或者侯爺,那說明他與自己就有了隔閡,說話就沒那麼痛快了!

蕭明向他詢問朝中之事,是否是由秦檜在當宰相?薛炳昌很奇怪道:“秦檜倒是由此一人但此人目前是監察禦史、右正言,人微言輕根本不足為懼,倒是現任右仆射參知政事的萬俟卨,權傾朝野,乃是高宗的第一寵臣!”

蕭明心中納悶,心說怎麼倒過來了,這萬俟卨本是秦檜的近臣乃是著名四奸臣之一,這下怎麼突然竄到了秦檜的上頭了,反倒是秦檜似乎還沒有混起來!看來害死嶽飛的定然就是這個萬俟卨了!

說到此事,薛炳昌也是頗為感慨,民間對嶽飛之死非常的同情,而這件事情上朝廷對嶽飛的處理上很是不得人心,就連朝中大臣也是不斷上書,但萬俟卨此人在鄂州之時與嶽飛結有私怨,這次更是有公報私仇之嫌。

原來事情發生的跟曆史上差不太多,嶽飛在攻下穎昌府後,正在進一步謀劃準備下一步軍事行動,而此時完顏宗弼也就是金兀術為了幫助岌岌可危劉豫政權,進一步加大了對中原地區的調兵。

而就在此時,嶽飛卻被金批令牌召回,隨後就被關押進了大理寺,隨後監察禦史彈劾嶽飛說他虛報軍情和戰果,並且一直都留在穎昌府並且陰謀謀反,並且一口咬定嶽飛曾給手下大將張憲寫信,布置奪軍謀反的計劃……

至此嶽飛父子二人,與張憲王貴死人被陷死獄之中,大理寺嚴刑酷法審訊嶽飛,這件事的調查純屬子虛烏有,朝中多人都上書為嶽飛求情,但薛炳昌知道這件事因為完全是由他在搜集證據,但最後高宗卻下密旨,以“某須有!”的罪名將嶽飛處死。

戶部尚書胡銓曾質問萬俟卨與秦檜,嶽飛之罪在何?現天下洶洶,在外的將領全都聯名上保,劉琦、吳玠、劉光世、張所等人甚至遠在遼東的韓世忠也在關注,如無有確切的罪名豈不是涼了在外領軍大將的心?

但在此時被稱為中興四將之一的淮西節度使張俊突然上書聲稱嶽飛曾在淮西逗留,收編那裏的散兵,的確有謀反之心!朝廷嘩然,想那張俊已經被萬俟卨收買,做出這等事來,事後調查仍然是子虛烏有!

嶽飛最後仍然被秦檜等人用弓弦絞殺與杭州大理寺內的風波亭內!秦檜上奏高宗的書中道:“飛子雲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於是嶽飛被”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一事變昭告天下了,這也激起了很多人的憤怒!

嶽飛之死死在於他的偏執,也死在於高宗趙構的自私,更死於奸佞小人的公報私仇和陷害忠良!嶽飛既死,則下一步,高宗進一步剝奪了各領軍將領的兵權,他的做法則是換防,將帥赴任時,除了家丁不得帶一兵一卒,真正做到將不識兵,兵不識將了!

西北路吳玠被調東南,劉琦被調鄂州,劉光世手下大將麗瓊叛降劉豫,被擄奪兵權,張所等人進京聽任,除了韓世忠屬於聽宣不聽調之外,大宋所有在外的將領全部被撤換,而淮西節度使張俊曾升官為樞密院副使!

一係列的人事調整,說明高宗在有意進行權力的轉換,而現在執掌樞密院的卻沒有人,李綱死後整個樞密院隻有兩個副使,正使人選一直放空,這也是高宗趙構抓緊進行人事調動的原因,而這種人事的調動且僅僅針對於軍方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