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軍為蕭明的氣勢所迫盡然真的退後了五十步,不久,隆祐太後前來,不願登樓,希望直接出城安撫叛軍,百官皆認為此舉危險,擔心叛軍挾持太後,朱勝非獨力排眾議,說明叛軍必不敢如此,反而可借此看出他們的企圖。於是太後乘轎出城,苗、劉下拜說:“百姓無辜,生靈塗炭,希望太後出來穩定局麵。”
太後無法作出決定,而此時高宗卻命令朱勝非向苗傅宣布讓位的條件,一是要像對禪位的宋徽宗一樣對待讓位的高宗,供奉需豐厚;二是讓位之後事情要聽太後及即位的幼君處置;三是下詔完畢後就和部隊回到營區;四是約束軍士,不可搶掠縱火、騷擾百姓。
苗傅答應,高宗隨即下詔遜位,令兵部侍郎李邴起草詔書,表示“自即位以來,強敵欺淩都是因為自己而來,不忍身靈塗炭,宣布退位,希望敵國能休兵和好。高宗派朱勝非下城宣讀詔書,詔書宣告完畢,叛軍卻協裹著太後與朱勝非而去。
眾人剛剛鬆了一口氣,卻見到遠處的接到一隊人馬殺氣騰騰的衝了過來,高宗一把抓住蕭明道:“完了!孤家今日非要斃命在此了!”
蕭明道:“不對,是我的護衛家丁來了,現在我們立刻就走,趕到戚墅堰坐火車去杭州,苗傅和劉正彥二人就算有兵也追不上我們!”
趙構卻道:“可是我已經下詔退位了啊!”
蕭明道:“退什麼位,權宜之計而已,有我在,自然保你的皇位無比牢靠!”
趙構感激涕零,可是他很擔心自己跑了之後,朱勝非和隆祐太後會遭到傷害,蕭明告訴他,苗劉等人發現他跑了之後,很有可能會惶恐不安,而朱勝非與太後則會成為他們的人質,所以他們的安全暫時會得到保障。
事不宜遲,錢王府外的叛軍已經散盡,在街上歡慶勝利,有人大聲呼喊著:“天下太平!”的口號,虎衛們迅速在錢王府門前形成防禦陣型,然後等待車馬將高宗和蕭明等人接出來,很多伴隨左右的大臣們也想跟隨,但也有些大臣認為高宗已經退位了,在跟隨他是否合適。
他們由於他們的,蕭明可沒時間跟他們浪費時間,帶著虎衛們護衛著車馬迅速的出了金陵城,路上凡是敢於攔阻的軍隊和士兵,一律開槍擊倒,也不廢話,直衝而出,從金陵城一路南下直奔常熟的戚墅堰車站。
等到苗劉二人得知高宗趙構已跑掉的消息後,再派人來追時,已經來不及了,蕭明和趙構已經坐上了前往杭州的火車,而用來試車和軋路的新式車頭速度奇快,鍋爐內煤炭燒的紅彤彤的,車頭噴著巨大的蒸汽快速奔馳,與當天傍晚時分就已經趕到了杭州。
高宗趕到杭州之後,一切交予蕭明主持,蕭明就以高宗的名義命杭州知州康允之和明州知州劉洪道率軍勤王,北上與蘇州知州顏岐共同領兵布防,防止苗傅和劉正彥進攻杭州,然後又以高宗的名義傳檄天下勤王。
消息傳到了平江,揚州、鎮江等地,張俊、呂頤浩、劉光世等人先是大驚,待到了解到了事情的詳情之後,立刻起兵討賊!蕭明獲悉正在揚州的韓世忠手下正好有兩個團的虎師,立刻下令韓世忠先行南下直奔江寧金陵城。
而此時苗傅和劉正彥逼迫隆祐太後下詔,昭告天下高宗自願退位,傳位給了幼子趙旉改年號為明授,隆祐太後垂簾聽政,並大赦天下,同時貶斥張俊、呂頤浩和劉光世等人,但四下應者了了!
這下苗傅和劉正彥才慌了,商議著是不是率兵南下征討杭州,但此時的韓世忠所部已經距離江寧金陵很近了!近衛軍虎師全是步兵,長途奔襲十分勞累,韓世忠命令廣征車馬星夜趕路,於第三天之後抵達金陵城。
在等待了兩日之後,與先期趕來的劉光世會師,隨後張俊宇呂頤浩也率大軍前來,苗劉二人斥責眾人造反,鼓動全國兵馬勤王,可是韓世忠的近衛軍第一時間的炮聲就打斷了二人的好夢,本想借助建康城阻擋敵人的苗劉二人,狼狽逃竄。
苗傅讓苗翊與馬柔吉率軍前出六合,張逵和王鈞甫和王世修等人出兵江寧,自己則準備和劉正彥逃往無錫,而張俊手下王橫大敗苗翊與馬柔吉,劉光世也在打敗了張逵所部,眾人向著無錫退去。
韓世忠率軍破了金陵城,所有叛軍投降,然後他馬不停蹄向南就追,而蘇州一線正好有康允之和劉洪道等人正在攔阻著,苗劉二人全部被抓,手下王鈞甫、馬柔吉、張逵全部成了俘虜,韓世忠將這些人綁了,一同帶到了杭州,至此整個兵變被消滅了。
蕭明借此機會開始了代天子行事的過程,並且大權獨攬,終於開始了左右大宋王朝朝政的過程,而高宗趙構也隻得默許,他知道,沒有蕭明就沒有他的皇位,他現在要在杭州好好地靜養,以醫治他受傷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