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未雨綢繆(1 / 2)

富平之戰時,蕭明正在遼東,整個戰役事關重大,張浚所部五路大軍,十八萬人,加上民夫近十萬,而金兵中西兩路所有兵力不到十萬,但似乎女真人更喜歡打這樣的戰爭,這樣一種敵眾我寡的戰爭。

金軍東路軍收縮,完顏昌並不主動進攻淮南地區,那是因為他們的精銳全部都在西路,所以晚安宗輔,認為集合了完顏宗弼的中路軍再加上完顏婁室的西路軍,光是戰將就不下千員,能夠西路解決掉宋軍的主力,那麼大事可定。

但是完顏宗輔率軍趕到富平時,完顏婁室的兵馬還並未趕到,宋軍部署既定,諸將建議應乘完顏婁室軍尚未趕到,金軍未能合兵之機,各個擊破,先行攻擊完顏宗弼軍,張浚自恃兵眾勢雄,穩操勝券,執意致書金軍約日會戰。

完顏宗輔接到戰書後,故意示弱驕敵,不作答複,以拖延時間。完顏婁室率軍馳抵富於後,親自登山觀察宋軍陣勢,發現宋軍雖在兵力上占有優勢,但卻壁壘不固,破綻很多,極易攻破。但到了約定日期,金軍仍舊堅壁不出。

張浚誤為金軍怯戰,更加驕傲輕敵;甚至請以婦人巾幗之服送與金軍主帥,以譏其怯懦。張浚還告示全軍有能生擒完顏婁室者,授節度使並賞銀、絹各以萬計。完顏婁室則針鋒相對,張榜告其部下有能活捉張浚者,獎驢一頭,布一匹。臨戰之前,都統製劉錫召集諸將商議進兵之策,吳玠建議,宋軍所處地勢不利,應移據高地,以遏製金軍騎兵。劉錫和其他將領卻認為,我眾彼寡,又前阻葦澤,金騎難以馳騁,故未予采納。

兩軍對峙了將近二十天後,劉錫先遣千餘人,向金軍發起試探性攻擊,完顏婁室據險設伏,前後夾擊,將其斬俘殆盡。中午,金軍以驍將完顏折合率3000精騎,以土囊在葦澤中墊出一條通路,越淖而進,突襲宋軍外圍鄉民小寨。鄉民逃入宋營,引起諸軍驚亂。完顏宗輔乘勢以完顏,婁室軍為右翼,以完顏宗弼軍為左翼發起進攻。宋軍倉促迎戰,失去統一指揮,5路軍馬各自為戰。

劉錫之弟劉錡首先率涇原路宋軍迎擊完顏宗弼左翼軍,並將其包圍,金將赤盞暉所率精騎陷入泥濘難以馳騁,被斬殺甚眾,勇將韓常被流矢射傷一目,仍奮力苦戰,與完顏宗弼破圍而出,被迫退卻。

完顏婁室見勢危急,雖身有疾,卻奮不顧身率右翼軍猛撲環慶路趙哲軍,他身先士卒,督師力戰,部將蒲察胡盞、夾穀吾裏補摧鋒陷陣,拚力廝殺,使軍勢複振。由於諸路宋軍互不應援,趙哲孤軍不敵,臨陣擅離,部眾爭相逃遁。

黃昏時分,金軍並力猛攻,宋軍大潰,退往邡州,所帶輜重大都遺棄。張浚以敗軍之罪貶逐劉錫,斬趙哲及其部將張忠、喬澤,使軍心驚懼,環慶路將領慕容洮叛投西夏被楊祈中收留,涇原路將領張中彥、李彥琪叛降金軍。

張浚退守秦州,陝西大震。此戰之後,金軍利用繳獲的大批糧草軍資,在南宋降將引導下,乘勝向陝西內地大舉進攻。至次年三月,攻占陝西5路大部地區,宋軍僅守住階、成、岷、鳳等州,及鳳翔府的和尚原、隴州的方山原等蜀口要隘,憑險設防,與金軍對峙。

富川慘敗,舉國嘩然,張浚被高宗問責,免去樞密院樞密使的職權,改由王淵接任,王淵是西軍老人了,在童貫、折可存、種師道、譚慎等人先後不在的情況下,王淵遂成了最有資曆的軍方代表,可是此人的上位,卻又帶來了大宋王朝的又一番變動。

大金國在取得富川勝利之後,突然改變策略,竟然大舉向中原派兵,而置之遼東於腦後,集中兵力越過黃河布防的宋軍主力,直撲均州和襄州,力圖包圍陝西宋軍的主力,聚而殲之,情勢越來越糟糕了。

嶽飛作為第二階段的替補將領被從荊湘之地派往襄陽阻擊金軍,而大宋朝廷之內仍舊是一片恐慌,高宗患了極度緊張而發的頭風症,幸得內侍省押班康履日夜侍候左右,症狀才逐漸減輕,高宗感歎,遂對康履寵幸有加。

薛炳昌跟隨高宗轉移到了揚州,他還有一個重要的使命,那就是不間斷的將大宋朝高宗趙構的所有活動情況以及朝中變故全部彙報給蕭明知道,而此時恰逢蕭明人在遼東,待得蕭明從遼東回到杭州之後,薛炳昌以行人司的名義給他發的書信都已經堆積如山了。

蕭明花了三天時間才將這些密信看完,他覺得自己已經脫離朝廷太久了,不能再放任趙構這樣下去了,這段時間的內憂外患已經使得趙構從那個九哥康王變成了一名焦慮而多疑的冷血帝王了,他不能再放任這種現象再發展下去了。

而且蕭明與丁建鵬商談了很久之後,決定等待時機再次入住大宋朝廷,這一次入主就是要左右整個大宋王朝的政治走向和未來的發展,是按照自己的規劃前進還是按照曆史的軌跡,就要完全看蕭明在朝廷之內的話語權了。

丁建鵬告訴蕭明,宋高宗趙構還要經曆過一次“苗劉兵變”之後才會徹底性情大變,從此以後變得自私狹隘,隻顧著自己的皇位而冷血殺害嶽飛等抗金將領的,所以一定要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就必須要蕭明將“苗劉兵變”徹底杜絕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