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威海到兗州再到徐州這條原來的鐵路建設的時候,隻是一種實驗性的鋪設,介之聰和墨家等人也是按照蕭明最早的畫的草圖,奔牛號也是一種小型的火輪車,定型製造的時候還參照了很多明輪上的傳動方式,速度和載重都很有限。
為了兕牛號更大更重的機頭,之前鋪設的鐵路就需要進行返工,而且鐵軌由於也是第一次製造,才不過一根十幾米,而這次使用的長達二三十米的鐵軌,全部都是指示標準,圖紙都是統一的,為此徐州和威海兩地的鐵廠都在加緊趕工。
改造鐵路並不需要太多的人手,所以一路上也就給安排了兩千名俘虜,但應天府到汴梁這一段路需要開挖土方和平整土地,並且需要在開封這一帶河網比較密集的地方架設橋梁,所以一萬多的俘虜全都被安排在這裏幹活。
工地上各種木材石材和土方並運送過來,從徐州而來的水泥預製枕木一段一段的被鋪設上去,最後安置鐵軌道,並且用鐵釘固定死,這樣一段軌道才算完工,然後緊接著再去鋪設下一段鐵軌,完工的鐵路還要休整和維護一下。
蕭明考慮了成立鐵路公司的可能性,但這個時候,還沒一家正式的私人企業出現,如果猛的出現這樣一家奇怪的組織,估計很多人都會接受不了,所以蕭明還是考慮到了使用朝廷官家的名號,不過這都是後話。
這一次東京保衛戰雖然隻進行了二十天,可是整個汴梁城去還是遭到了破壞,第一次城破之時,很多百姓為了躲避戰亂,紛紛躲入到了皇家園林艮嶽的裏麵,園林之內也遭到了破壞,著名的艮嶽行雲和夷山夕照再也看不到了。
原因是金兵第二次攻城時,汴梁城的軍民將艮嶽內的很多亭台石壁全部拆掉用過滾木礌石,更有甚者,園林內放養的很多梅花鹿等一些飛禽走獸都為饑民所食,整個艮嶽之內收容了上萬的百姓,搭建的窩棚草屋不計其數。
龍亭的皇宮有一些也遭到了戰火的洗禮,內城之內房舍被火焚燒,甚至蔓延到了皇宮,這一次汴梁城的整修和部分宮室的重建也是一個巨大的工程。
而薛炳昌卻想著承攬此項工程,原因是蕭明答應支援他水泥和玻璃的建材,但仍然需要很多的木材,宗澤為了迎接高宗回來,也考慮將汴梁城做一些修建,最起碼皇宮的一些損壞的宮殿是需要重修的。
可這裏麵就有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這筆錢從哪裏來?蕭明很慷慨的就承擔了這裏麵大多數的費用,剩下的由宗澤發起的社會捐助來湊齊,並不是蕭明有多麼慷慨大方,而是他手裏麵本來就有一大筆錢。
東南五路財政賦稅加在一起總數有五百二十萬緡,將近六百萬兩的白銀,加上糧食、茶葉、食鹽、和三路市舶司的官辦收入,白銀總數接近一千萬兩,這麼一大筆錢,是蕭明從高宗手裏麵“騙來的!”
高宗當然不是傻子,他也大概知道東南五路的賦稅加起來會有不少,但卻不知道會有這麼多,如果隻是他許給蕭明的軍費,那麼如果見到蕭明實際上隻有三千多人的軍隊,可能心理麵也會算一下賬的。
所以蕭明組織了大規模的鐵路修建計劃,鐵廠和水泥廠全部接到了高額回報的訂單,加足幹勁進行生產,同時上萬人的勞工所需要花費的錢糧,雖然這其實並沒花多少錢!如果再不拿出點來來重建一下汴京城,恐怕蕭明自己也不太好說服高宗那一大筆錢到哪去了!
而且還有一點更重要,宗澤並不知道蕭明的錢是來自於東南五路的賦稅,還以為是蕭明自己自掏的腰包,他作為日昌隆大老板的身份,身家巨萬,能夠拿出這麼多錢來支持宗澤整修汴梁城,宗澤自然很是感激,並且不予餘力的為他宣傳造勢。
而鐵路的施工和汴京城的休整改造同時間在進行,這個世界上的確是有錢好幹事,對於從事各種工程的勞工和工匠,蕭明提供的待遇還是不錯的,甚至就連那些金國的戰俘,隻要賣力幹活,每天的夥食上都會給他們提供肉食!所以工程進度不但不慢,俘虜們的情緒也很穩定。
這樣緊張忙碌的工作,進行了大概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首先兗州到南京的鐵路被鋪通,然後應天府到東京的鐵軌被鋪到了陳橋驛,陳橋驛距離汴梁不到五裏路,現在已經被鋪設了水泥道路,整個東京的車站就被安排到了這裏。
與此同時,汴梁城的整修也已經基本完成,高宗趙構終於決定要回到東京汴梁了,汴京城的百姓有幾萬人前去迎接,再加上幾萬盔甲鮮明的東京守軍,各種儀仗,彩旗一直從汴京城綿延到了陳橋驛車站。
這可能是東京汴梁的百姓最近一段時間裏最開心,最熱鬧的一天了!大家都去迎接皇帝陛下返京,大家在那時忘卻了靖康之恥那段慘痛的經曆,有了年輕有為的新皇帝帶領,似乎大宋的明天會更美好!
陳橋驛車站外麵人山人海,東京的禁軍艱難的維持著現場的持續,為了以防萬一,宗澤派了八千名東京禁軍參與維持現場,他們使用木架子將這裏的廣場圍城了幾塊很大的區域,便於東京軍民能看到皇帝陛下的龍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