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奇道:“不知道愛卿需要這些金國戰俘幹什麼活,要幹這麼長久!”
蕭明道:“這是他們的贖罪役,看表現了,不過我現在正要修一條從應天府到汴京的鐵軌路,就是為了陛下能夠回到汴京所造,為此這些勞工的督工任務,還要陛下派人完成啊!”
修造鐵軌路直通東京汴梁是蕭明和艾奇立這一套完整策劃的重要一環,但趙構卻是非常感興趣,驅使敵國戰俘給己方勞作還是從未有過的事情,自己不但省去了很多平民的差役,還能省掉很多錢財,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於是這件差事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戶部尚書黃潛善的頭上!但這件事情的主要操作人還是蕭明,所以黃潛善知道這注定不是一個有油水的好差事,不由得愁眉苦臉起來。
下一步就需要蕭明繼續沿著應天府打通向東京的道路了,蕭明率虎衛軍克日就出發了,部隊並不用急行軍,因為應天府向北沒有幾百裏路就是陳留,而過了陳留就是東京汴梁的南下門戶了,虎衛軍分成三個戰鬥團的陣型,向前行軍。
蕭明並沒有催促大家快走,因為一路上他還要勘察一下道路,那裏適合架橋,那裏適合拐彎,那裏道路比較近但要砍伐樹木等等,這一路上很多道路的勘察基本上都是有別人在做,但現在有登州道兗州的鐵路要從新鋪設,勘察人員都在那裏,所以這一段的工作就隻好蕭明來擔當了。
離陳留還有不到三十裏的官道上,戰爭的氣息也越來越重了,此地金兵是圍堵汴京以南宋軍聯係的重要地勢,陳留目前的宋軍守軍不知道是哪一支部隊,但陳留隻是一座小城,雖然戰略位置重要,但卻沒有什麼險要可守。
陳留原來都是大宋駐軍和糧草的供應之所,原來建過兩個軍事要塞,但年久之後也基本上廢棄了,周圍的村鎮比較多,但金兵圍攻汴京,宗澤在汴京周圍十六縣全都駐有重兵,陳留卻不知道那一路人馬駐守了。
蕭明將斥候派了出去,準備摸清情況,但又不能在官道上紮營,於是就在附近的村鎮紮營,村鎮中百姓基本上都已經南逃了,為了躲避戰火,現在東京汴梁等地的百姓很多都已經南逃了,留下來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殘。
這一日蕭明率軍北上,突然前麵探馬來報,說是正趕上兩軍交鋒,是宋軍與金兵正在交戰,蕭明命令全軍原地防備,自己帶著韓世忠、耶律沙、張伯奮三人和一個營的虎衛軍騎上馬匹向前親自查看。
遠處的山坡下人喊馬嘶,兩軍正在廝殺,蕭明帶人埋伏在了山坡的夾道兩側,自己帶著韓世忠等人爬上了山坡,然後用望遠鏡向下觀察,之間戰場之上,到處都是死馬,而且看樣子竟然是都是金兵的坐騎。
蕭明觀察了一會就看明白了,這裏的宋軍將領非常聰明,他竟然在第一次突襲中就全部射殺了金兵的坐騎,掉在地上的金兵立刻就成了步兵,然後宋軍以一種特殊的陣型在於金兵廝殺,現在的戰場正處於膠著狀態。
金兵雖然失去了坐騎,但女真人的悍勇性格造成了他們就算在地上也是非常的勇猛,但顯然已經沒有戰馬的機動性,宋軍每與是人或者五人組成單一的小陣型,幾十個上百人則組成了一個大的陣型,將落單的金兵一個個絞殺在長槍之下。
這種陣型十分精巧和有效率,小陣型內,有人負責舉盾掩護,有用弓箭射擊的,掩護長槍手和大刀手,將仍騎在戰馬上的金兵打落馬下,還有直接用大刀砍斷馬腿的,落在地上的金兵頓時就成了步兵!
這種專門砍馬腿的戰法曾經在宋遼大戰時被宋軍的楊家將采用過,對付遼國的騎兵非常有用,甚至還擊敗過遼國的重甲騎兵“鐵浮屠”,那時候不但有樸刀用來砍馬腿,還有一種一頭短一頭長的雙節棍,叫做“盤龍棍”傳說為太祖皇帝所發明,也是威力無比!
金兵的指揮官,看來還是比較有經驗,他很快就將落在地上的金兵組織了起來,圍聚在了一起,弓弦“錚錚!”不斷響!將一群群的宋軍射死在地上,宋軍也對其展開了弓箭射擊,雙方的羽箭在天空上飛舞,戰況不免越來越激烈了!
此時從宋軍後麵殺上來幾員大將,並且騎在馬上,帶著一隊宋軍衝了上來,這些人武藝純熟,上前擋住他們的金兵金將很快就被斬殺,喊殺聲中很快就將金兵的隊形分割包抄了,剩下的金兵發一聲喊,向著山坡夾道就逃跑了。
可是他們卻撞上了蕭明埋伏在那裏的虎衛營!隨著一陣槍響,,剩餘的金兵全部跪地投降!,這一場仗蕭明隻趕上了一個尾巴,主要功勞肯定指揮這場戰鬥的宋軍將領了,蕭明押解著金兵俘虜向著戰場走去,而迎上來的一群宋軍將領也看到了他們。
雙方都是宋軍的旗號,自然需要通報姓名,眾人聽聞是東南五路製置使,東路兵馬總管的蕭明,頓時十分恭敬,當先一位將軍率眾跪下行禮,蕭明將其扶起問起姓名,那員戰將三濾長須,一張圓臉,丹鳳眼中有儒雅之氣,隻不過顯得一隻眼大一隻眼小!
“末將東京留守司統製,嶽飛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