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炮定乾坤(1 / 2)

種師道的西軍是在晉州彙合的,總共是五萬大軍直奔河南府,從西京直奔東京而去,姚平仲這次作為西軍的副將帶著新鳳軍留在了太原府,他還不知道蕭明作何打算,對於蕭明的承諾自然大多數人都抱有希望的。

蕭明由於要等自己的黃金軍團,於是給他們指了一條明路,姚平仲帶著他的新鳳軍向東直插隆德府,走相州,那裏是金兵東路軍的後部,也不需要直接與金兵作戰,隻需破壞它的糧道和後期補給就行了。而自己的一萬黃金軍團到了之後,自會趕過去支援。

姚平仲現在心氣比較高,金兵西路軍完顏宗翰已經退兵到了大同府,也就是遼國的西京,短時間不可能再南下了,這一仗自己功不可沒,如果再能建功的話,就是按照蕭明的指點前去截了金兵東路軍的糧道,那麼汴京之危可立解。

於是他整頓兵馬,率一萬八千新鳳軍出城而去,新鳳軍雖是西軍節製,但這支部隊還是姚平仲說了算,西軍的副將怎麼有新鳳軍的統製大,宋軍的規矩是行軍路總管是司令,而統製是軍長,可又受製置使和轉運使監視,反正自己的監軍是一個提刑官,姚平仲也不在乎。

歃血盟的那些江湖人士好漢豪傑全都跟著姚平仲而去了,搞搞偷襲,打打伏擊正是他們的拿手好戲,盟主有令自然遵從,但蕭明卻很久沒有看到那個被叫做趙福的女扮男裝了,不知道是不是跟隨種師道東去了。

蕭明自然沒心情管這些,他一方麵焦急的等待黃金軍團的到來,一方麵通過飛鳶和汴京城內聯係,密切的關注著京城的事態發展。

自從金兵越過黃河之後,徽宗竟然逃跑了,他責令太子監國,自己卻借口南巡跑到了南京府,也就是現在的河南商丘,汴京城內各個文物大臣竟然誰都不知道,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要不是牙行幫消息靈通,就連蕭明也不會了解到這種情況。

朝廷之內,蔡京之流,蔡攸夥同梁師成,王黼陪著徽宗竟然跑了,而童貫帶著兵敗的譚慎,舉禁軍兩萬一路跟隨,太子趙桓哭哭啼啼的接手國家大事,坐在金鑾殿上,看著滿朝文武宣布徽宗的詔命,命自己監國,可這國如何監法?

右丞白時中向上進言,讓太子代替徽宗皇帝與金兵議和,此提議得到趙桓的讚許,卻惹惱了太常寺正卿李綱!李綱言道:“大宋無軍否?女真韃子乃是北地蠻夷,久無教化,今窺我天朝國土,如狼也!……”遂主張憑城堅守,並招西軍勤王。

當下,尚書右丞中書侍郎何栗與尚書右丞給事中孫傅合議,並彈劾白時中賣國,太子猶豫,但仍然罷了白時中的官,並任命尚書左丞李邦彥遞遷,征禁軍兩萬,守滑州。

汴梁城百姓夾道歡送禁軍子弟出戰,但這些官兵竟然不識馬性,一個個抱著馬鞍子不肯撒手,令百姓們愕然,果然這些老爺兵開到滑州地頭,遠遠看到金兵就一哄而散,金兵兵不血刃就奪去了滑州。

消息傳到京城,太子趙桓大哭,朝堂之上炒作一團,太子求救於自己的師傅耿南仲,太子太傅耿南仲與弟子少宰兼中書侍郎唐恪竟然也主張議和,與主戰的李綱,吳敏、徐處仁,何栗孫傅等人吵成一團,而此時接到種師道率軍趕來勤王的消息,趙桓這才心安。

李綱此時被趙桓任命為樞密院副使,平章事,太子監國特許:親征行營使和禦營京域四壁守禦使,負責整個京城的防禦,等待西軍救援,而此時完顏宗望的大軍已經開到了汴京城下了,並派漢奸鄧圭進城勸降,完顏宗翰提出的撤兵條件非常苛刻。

完顏宗望要大宋割讓平、灤、景三州土地並償金軍軍費黃金五百萬兩,白銀五千萬兩!如此高額的賠償如何得了,趙桓自然不敢答應,可是李邦彥卻隻是侄子李悅秘密保持與金使鄧圭的交情,給他送了大量的禮品。

李剛作為汴京的守禦使,責任重大,對內安撫軍民,加固城牆,準備守城的物資,還派兵四處搜捕金國的奸細,對外自然不能對金國服軟,怒斥金使並將鄧圭趕出了汴京。於是完顏宗望大怒,命令金軍攻城。

但這次金兵攻城隻是做了個樣子,並沒有真正大打出手,原因是汴京城城高近六十米,厚達三丈,外有寬兩丈二的護城河,這種城牆是女真人在北地沒有見過的,他們是真不知道該如何下嘴,如何才能攻破城池。

而在這個時候,有南路轉運使,青州知州,龍圖閣直學士張叔夜求見李綱,他為李綱帶來一個怪東西,這是一路從杭州走水路到威海,再從威海用車馬曆時半個月才拉來的,那是一門巨大的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