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世忠問道:“高麗國為何突然出兵?”
張叔夜道:“這是跟哪遼國的燕王耶律淳先有關,這一點你們可能不清楚,老夫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收複漢家土地,著這方麵有特殊的情報,待我跟你們細說”
原來,耶律淳先被天祚帝貶為庶人之後,一直在上京臨橫府,遼滅之後,也曾哭號不止,多次拒絕了金國讓其當官的邀請,但此人身份高貴,這也成了被人利用的借口。結果原來遼國的內廷大臣李處溫,竟然說服了耶律淳先,當上大遼國的皇帝,國號改元建福,誓要收複大遼的故土。
在李處溫的謀劃下,遼國的遺臣遺老們都積聚在了耶律淳先的的周圍,李處溫不知道從哪裏弄到了遼太宗耶律德光的尊號寶檢及塗金印,獻與耶律淳先,尊耶律淳先為大德皇帝,眾人逃出上京之後南下中京府,得到了原來的遼軍將領郭藥師的支持,但中京之地四麵處於金國勢力的包圍之中,遂決定南下攻取南京。
恰逢大宋朝廷由於童貫嫉恨折可存獨自得到了拿下南京的功勞,而進讒言,說折可存年邁多病應讓他回京養老,徽宗準奏,於是折可存回京養病,朝廷命太師領樞密院事童貫為陝西、河東、河北路宣撫使,劉延慶為都統,鎮守南京。
六月間,郭藥師會同內廷侍衛統領蕭餘慶,帶領張令徽、劉舜仁、甄五臣各自統領2000士兵,以6000前兵馬攻打南京,大宋得到南京之後改名為燕山府,而劉延慶恰好不在,宋將楊可世,辛興宗率兩萬宋軍潰敗,被郭藥師輕取燕山府。
劉延慶丟失燕山府,被降罪貶職,而耶律淳先占據了南京之後遂定都在此,可是沒到一個月,就病死了,其妻蕭普賢為皇太後稱製,開始把持朝政,而郭藥師則為統軍大將軍,大宋朝丟失了燕山府之後,徽宗大怒,遂命童貫整軍備戰定要再次拿回燕山府。
整個燕州地區現在就是一團糟,金國對此竟然熟視無睹,將勢力北收,而大遼政權卻也對盤踞遼東的蕭明勢力不理不問,遼東以西整個亂成了一鍋粥,恰在此時高麗國出兵了,張叔夜的分析是,高麗國此時出兵是想借機會趁遼東卷入燕州之亂的機會撈一些好處,最好能將長白山以東地區收入囊中。
“原來是這樣的”蕭明自語,蕭幹吳庸等人,蕭明給了他們行政自理權,可能已經采取了必然的措施,燕州之亂目前還未禍及到遼東,所以他們並未采取措施,隻有到了高麗進攻之時,才由蕭撻不野給蕭明發送了信息,其實不是他們不想報告蕭明,而是沒有通信的手段而已。
蕭明思索良久之後,決定還是速速趕回遼東為好,現在的亂局看來隻有自己能夠處理,他對張叔夜道:“朝廷坐擁幾十萬禁軍,又有新建的騎兵鐵騎,但卻連連打敗仗,這是為何?”
張叔夜長歎一聲搖頭不語,韓世忠低頭喝悶酒也不作聲,蕭明道:“如今朝廷之內奸人當道,就算天賜良機,要想恢複漢家的江山也是難上加難,張大人,請你最好不要離開山東,朝廷如果宣你進京,你也要想辦法留下來,以此地為基礎,招兵買馬為將來的北伐做好準備!”
張叔夜道:“為何如此,嗯……我明白了,興許北伐之人可能就是閣下!”
蕭明道:“鷸蚌相爭之時,金人卻在坐山觀虎鬥,這才是大宋的心腹大患,我此去遼東,想要迅速解決高麗問題,你在威海這邊需要迅速組建一支能夠運兵的船隊,現在我看山東沿海造船業興盛,正好為你所用,高麗問題一旦解決,再回頭解決燕州之事就簡單了。”
……
第二日,蕭明補充了淡水煤炭等給養,後與張叔夜告別,帶著韓世忠再次啟程直奔遼東的旅順港,他要從旅順港直接前往東京,而開州前線那裏,耶律勻骨已經受命率兩萬騎兵進行了增援,蕭明到達旅順之後,讓在錦州訓練的三千新軍火速趕往開州,因為他自己卻上岸之後走不快,原因是他帶了太多的物資,而港口基地的道路正在整修,需要雇傭馬車。
這批物資非常重要,其中的兩千條步槍是重中之重!其次還有大量的手榴彈和手雷……蕭明急於趕回東京,如是帶著近衛隊先行一步,讓物資慢慢隨後而行,他現在想了解一下,金國到底是怎樣的想法,畢竟東丹王還是屬於你大金國的屬國嗎!
可蕭明真正得到消息後,卻不得不有點憤怒了!而且是出奇的憤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