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乖彩兒要給人做媳婦了啊!嗬嗬”蘇弼笑道,羞得蘇彩兒轉身就跑……
蘇家是大富之家,彩兒又是做過日昌隆的大掌櫃,再加上沈瓶兒這個大帳房,定下來要舉辦婚禮這樣的大事,自然是轟動全城了,消息已放出去,幾乎杭州城之內所有的大商號的掌櫃全都前來賀喜,加之現在日昌隆名義上的當家人就是蕭明,那這份禮數更不能少了!
蘇家嫁女,婚禮的儀式自不能少,也很繁瑣,按照中國人的傳統,婚禮的程序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征,告期和親迎,也稱“六禮”。納采,即送禮、議婚,請媒人去探探口風、虛實。問名,就是舉行一個儀式,詢問對方的姓名、出生日期,看看“命相”是否合適。
北宋之時,六禮的程序已經不那麼繁瑣了,但大體上的形式還在仍然保留了保留了納采、納吉、納征、親迎四個程序。其他的程序基本上從簡了,頗為麻煩的則是祭祀儀式和選擇吉日,但好巧不巧的是三天之後就是吉日,這給大家準備的時間就很短了,好在日昌隆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很快就將婚禮之前的瑣事準備完了。
三天之後良辰吉日,整個日昌隆張燈結彩,鑼鼓喧天,從日昌隆老號直到蘇宅一路上都掛起了紅燈籠,加上春末之時杭州城花團錦簇更是增添了喜慶的氣氛,按道理來講,迎娶喜娘應該是男方家裏,但說句實在話,蕭明在杭州不是住在西城鐵廠就是在顧氏煉坊,杭州城內還真沒有他的家。
不但無家,就連親戚也沒有,新娘沒地方去拜公婆,就連男方家的人也就隻有蕭明一個,蕭明這算是入贅了!可他又不想這樣,於是找來顧守貞為他證婚,安道全為他主婚,最後找到丁建鵬,作為男方家的長輩,就算是湊合了。
結婚之前,蕭明與丁建鵬有過一次談話,丁建鵬問他:“你確定要如此嗎?”蕭明點點頭。
“你可知道,你與這個世界上的女子結婚那就是要真正融入到這個世界中了?將來有什麼後果,連我也猜不到!”
蕭明道:“我們已經改變了很多東西了,索性就再改變的徹底一些吧,不管在哪個世界上,男人大丈夫也不能辜負任何人,而我更不願這樣!丁大哥難道我們非要隔離與這個世界之外嗎?”
丁建鵬笑道:“看來在思想觀念上我不如你啊,你的想法我不勉強,不過已經快五年了,那個實驗我要試一試,總要試一試我才甘心!”
五年之後的實驗是兩個人的約定,是決定是否能夠穿過時間漩渦回去的關鍵,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丁建鵬對那九轉玲瓏塔的研究,他越來越覺得希望渺茫,如果通過爆炸能夠造成時間漩渦不穩定,但誰也不敢說,另一麵就一定通往自己熟悉的世界,但丁建鵬卻願意冒險試一下。
蕭明決定融入到現在這個世界,那是因為這個世界上已經有了他太多不能割舍的東西,太多讓他牽掛的人,他隻能祝福丁建鵬,如果成功的話,那沒準自己也會回去看看,不過這個就很難說了。
蕭明娶親二女同嫁一夫,這家事情現代人還接受不了嗎,但在宋代卻是件稱頌的樂事,婚禮當天的繁文縟節就讓蕭明大感吃不消,後世的那種,雙方父母見見麵定下日子,雙方到民政局領一個結婚證,然後選擇飯店,布置新房,宴請賓朋,就夠麻煩的,誰知道古代的婚禮更麻煩!
古人結婚被稱為人生頭等大事,民間俗稱小登科,即便尋常人家的新郎在這一天也可以穿錦袍戴烏紗,表示自己的人生進了一大步,所以這一天一大早,蕭明就披紅掛彩,裏穿大紅色蟒袍,頭戴金絲璞頭,騎著一匹同樣披紅掛彩的純種白馬,(他自己的赤玉聰留在遼東沒帶過來,)一馬當先走在前頭,大隊穿著嶄新衣帽的虎衛抗著彩禮跟在後麵,暫且充當婆家迎親隊,再後麵是幾百個吹鼓手,吹吹打打一路喧鬧而來,大路兩旁是熙熙攘攘看熱鬧的人群。
蘇府門前擺滿了禮物,就連新任杭州知府蔡鋆都差人送來了禮物,屋裏屋外,門裏門外高朋滿座,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
蕭明在這個世界的親人朋友全部到齊,部下手下滿臉紅光,蘇府正堂為正式的禮堂,這裏將來自是蕭家的產業,正堂之上上書一塊匾額,乃是出自墨家巨子宋蕪的手筆,四個大字:“無雙之喜!”
宋朝之時流行一種歌詠方式,從一開始就要唱,如:新郎迎親出門前獻祭,跪拜以後,接受父親的訓導:“往迎爾相,承我宗事。勉率以敬,若則有常”新郎答:“諾。惟恐不堪。不敢忘命。”
新娘此時在家,父親也在給她同樣的告誡:“敬之戒之。夙夜無違舅姑之命。”新娘母親整理新娘的鳳冠和披肩,教導說:“勉之、敬之。夙夜無違爾閨門之禮。”這些都要唱詠,但這些都是繁文縟節,況且也不合適新人的情況,所以一概取消。
直到婚禮的奏樂開始,這出婚禮的大戲才正式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