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城內,西夏百姓人心惶惶,傳言跟風一樣到處都是,遼國契丹大軍所過之處就是一片焦土,整個城池會被搗毀,人都會被殺光,而這次守城之將竟然棄城逃跑,那不是將城中所有婦孺百姓全部送入敵手嗎?那豈不是所有人都沒法活命了嗎?
謠言像瘟疫一樣四處傳播,於是定州城四城打開,向外逃命的人絡繹不絕!蕭明率大隊人馬進城的時候,卻見到城門口跪著一群人,並且全都穿著西夏的官府,蕭明下馬走近,當前一人搶上一步,披頭散發跪倒在地。
蕭明慌忙將他扶起,但那人堅持不起,叩頭說道:“聞大遼國南院大王是仁義之人,今天兵破城,曹某願獻上向上人頭和全部家財望大王放過城中數十萬百姓,不要妄造殺孽,致使生靈塗炭!”
他的話說完,他身後那一幫西夏官員也跟著說道:“某等情願赴死,請大王放過城中百姓!”
蕭明手上使勁,還是將那人扶了起來,他看了看眼前這人,四十幾歲的年紀,麵容瘦削,年歲不大但卻胡子斑白,於是問道:“你是何人?”
“鄙人定州府尹曹據!”
“曹大人為何如此,誰說我大遼的軍隊會傷害定州的百姓的?”
“可是……可是!”曹據有點詫異,蕭明不等說話就接著說道:“大夏國皇帝一人之錯,罪不及百姓,如果不是你們的皇帝失了信義,我大遼也不會興兵討伐!”他又對曹據身後的一眾西夏官員說道:“我這帶兵前來,隻是要討要一個人,並且要你們的皇帝給個說法而已,不會傷害各位,還請放心,大家都起來吧!”
他又對曹據道:“曹大人這城中的百姓都是些人麼組成,可有漢人?”
曹據道:“回大王的話,定州城的百姓總有八成都是漢人,其他有黨項人,回鶻人,畏兀兒人,還有一些吐蕃人!”
蕭明點點頭道:“曹大人你是個好官,肯為城中百姓赴死,這樣有大義之人,已經很少見了!你也是漢人吧?”
曹據點點頭道:“鄙人祖上就是河西漢人,我當然是漢人!”
蕭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定州城的百姓安撫和一切公事還要仰仗曹大人和各位大人,你領我們進城吧”轉過曹據當先就行,經過曹據身旁時,又扔下一句話:“其實我也是漢人!”在曹據目瞪口呆之下施然進城。
有了曹據一幫西夏官員的幫助,城中的百姓終於被安撫下來,公文告示貼的滿城都是,遼軍起兵伐義,曆數西夏皇帝的罪惡,尚待城中的百姓,並開倉放糧,救濟孤苦,大赦冤獄,收編西夏官軍的散兵遊勇,維持社會治安,定州城慢慢恢複了平靜。
曹據等西夏官員很是配合,他們也知道遼軍這是在收買人心,但在人家的刀口之下,也不得不盡心而為,好在做的又不是壞事,城中百姓還是很感念他的恩德,都說曹大人以身赴死換得了全城的安全,他的威望倒是如日中天。
搞定定州城的第五天,赫連鐵烈的大軍終於來了,遠處的地平線上慢慢的跳出來旗幟和人馬,黑壓壓的一片,並且還在不斷增多,到最後竟然有遮天蔽日的架勢,西夏的狼旗大纛飄揚,這一次西夏軍全線壓上來的兵力足足十五萬人!
大軍距離定州城外五裏紮營,營寨連綿帳篷綿延十幾裏遠,看著如此兵威,蕭明麾下眾將全都不做聲了,均覺得這一仗有點難打,遼軍現在滿打滿算也就五萬人馬,而對麵是十五萬大軍,三比一的人數差,可能光守城都難。
楊祈中立刻建議蕭明,趁西夏軍立足未穩,晚上偷營劫寨。楊祈中的想法是有根據的,那個時候軍隊打仗,很少有夜戰的時候,原因其實很簡單,拿宋軍為例,要養活上百萬的軍隊,軍糧的壓力極大,其實很多人當兵都吃不飽肚子,更別談營養問題了,所以大多數的軍隊都是營養不良!
這個長期的營養不良會造成人的夜盲症,一到晚上就看不見東西,那還怎麼去打夜戰?古時的夜戰戰例極少,就是這個原因,但現在的蕭明的這支軍隊卻不一樣,軍隊的給養充足,從訓練到行軍,從沒有吃不飽肚子的時候,甚至還有酒有肉,蕭明自己腰包裏很多的錢都是砸在這上麵了,更何況這次準備充足,要錢有錢,還有當地的供給,還能搶劫,也就是說蕭明的軍隊不缺營養。
這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誰也沒見過對士兵和軍隊如此溺愛的了,軍隊的夥食實在是太好了,又趕在秋天之際,各種物資充足,每天的夥食不但有肉有蔬菜,甚至隔三差五還給水果吃,當兵的可謂幸福,哪怕是沒有餉拿也願意!
既然營養跟得上,那就沒有夜盲症的威脅,也就有了夜戰的條件,蕭明想了想也覺得可行,為了穩妥起見,他隻派出了五千騎兵,交給楊祈中讓他從西夏軍的側翼發動夜襲,隻是為了試一試對方的實力。
夜半時分,楊祈中帶領五千騎兵,全都用皮毛包了馬蹄,直接打開城門向著西夏軍的側翼衝了過去,五裏路的距離並不長,騎兵很快就衝到了西夏軍的側翼營寨,但楊祈中一看卻是不好,西夏軍的營寨是按照一種特殊的陣法擺放的,形狀極像葫蘆口,整個營地掛滿了氣死風燈,火把更是每隔一段就點一支,照的整個營寨如同白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