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明在船上可是見到了久違了的顧守貞,兩人相見都很激動,顧守貞現在幾乎成了整個杭州冶煉和煉鋼實驗基地的首席工匠,由他發明的幾種煉鋼方法得到了幾種型號的鋼鐵,從強度到韌性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這艘寶船是由對造船有特殊愛好的孟康為顧氏所造,花了蕭明不少錢,因為他采用幾項特殊的技術,從外表上看這艘船很像一艘寶船,但實際上刀形的的船底卻是首次應用,看似平齊的船首但水線以下卻有一個很尖銳的刀型撞角。
在中國的造船曆史上,在船首裝撞角的這種形製很少見,基本上都是在船首包裝鐵甲或者插裝尖刀,那時候的水戰中,船隻有很多時候還是需要去衝撞的,但在船首的水線以下裝撞角卻是孟康的首創,比起西方來早了五百多年。
這艘寶船采用的是風帆動力和搖擼兩種動力混合,在蒸汽動力還沒有完全成熟到可以為舟船提供動力時,很多海船都采用這兩種動力組合,於是船上的水手就需要很多了,顧氏寶船上至少就有三百名水手。
看著這艘樓層高達三層的寶船,蕭明很是興奮,這麽短的時間就能造出這樣一艘大船來,的確不是簡單事,顧守貞介紹道:“其實這艘船的整個龍骨采用的都是鋼鐵,我將彈鋼的打造技術用在上麵了,你沒看我這艘船很寬嗎?”
船骨使用鋼鐵那又是一個創新,鋼木結構的船西方要到18世紀時才出現,龍骨使用鋼鐵鉚接在一起,強度和噸位肯定不低,但孟康在此基礎上增大了木質結構的在橫切麵上的應用,就算這樣,建造工期也是大大的縮短了。
蕭明讚道:“好船!”
顧守貞道:“還有驚喜哪,你來看”
他將蕭明領到船側,給他介紹這艘船的其他創新和特色,也就是此船的防衛武器,從搖擼升起的釘盾到床弩,還有小型籍車,最讓蕭明驚訝的是在船的兩側竟然有兩個青銅鑄造了銅管子,管壁很厚足有150毫米的口徑!
“青銅炮!”蕭明驚呼。
顧守貞大驚:“你怎麼知道?這可是丁大匠剛剛做出來的殺器!”
這東西蕭明怎麼會看不出來,整個現代化火炮的樣子,根本不像原始的前裝式火炮,雖然它還隻是青銅的炮管,沒錯!這的確是一種後裝式的大炮,他有一個支架固定在船身上,並且還有輪子,隻不過現在被拆下來,放到了一邊。
蕭明一下就被吸引過去了,仔細研究起來,這尊後裝式青銅炮口徑很大,勢必造成炮彈很大,顧守貞拿出了一個圓乎乎的黑球,那是用薄鐵皮包裹的炮彈,四周有一些引線,發射藥則是圓柱形的,用硬紙殼包死,底下有一個銅質的底火板。
顧守貞介紹說:“這個發射藥很危險,過猛地碰撞就會燃燒!”
“難道是雷汞?這家夥難道連雷汞都發明出來了嗎?”蕭明難以置信。
其實雷汞的製造很簡單,而它的出現則是丁建鵬人造化學專業的專業知識,雷汞(mercuriate)又稱雷酸汞。化學式Hg(O)2。有機化合物,白色或灰色結晶,深棕色晶體;溶於熱水、乙醇和氨水。雷汞幹燥時受輕微摩擦、撞擊或加熱,即可引爆,故貯存時必須保持較低的溫度。
它的製造很簡單,使用水銀和硝酸進行溶解,然後加入幹酒精生成硝酸汞,在使用無水酒精析出水分生成雷酸貢,此樣物質的產生,勢必說明硝酸這種東西已經被生產出來,並可進行批量製造了。
有了雷汞則可以進行火器的觸發引信,而青銅炮在後膛裝彈時,則通過高壓彈簧撞針來觸發發射藥的底火,從而將炮彈推出去,同時點燃炮彈的引信,炮彈飛出去後它上麵的引信被點燃,在時隔十幾秒以後就會爆炸,而那個炮彈之內除了硝化炸藥之外還裹有大量的鐵渣和碎瓷片以及燃燒油,這樣一枚炮彈的作用足以將對方打傻!
青銅炮的後膛被設計的很好,密封效果不錯,接口處全部用絲絹加魚膠密封住,最大限度的保存膛壓,而發射藥的裝填,蕭明又有發現,原因是他發現那硬紙殼中竟然使用了硝化棉和黑火藥的混合物,這說明棉花這種東西已經是普遍存在了。
顧守貞告訴蕭明,日昌隆去年推廣的棉花種植已經獲得了豐收,產量很高,日昌隆已經開始大批量使用棉紡機械紡織棉布了,機器的圖紙還是最早之前,蕭明提供給蘇弼的,如今新的棉布幾乎已經取代了麻布的生產,且銷量極好。
蕭明問道:“那他們原來的麻布雜絹都已經處理完了嗎?”
“我聽日昌隆的人說,目前還有很多積壓,他們正準備向南去尋找買家”
蕭明點點頭,對此不置可否,看著那門青銅炮心中仍然很是興奮,對顧守貞道:“丁先生這樣的大炮總共造了幾門?”
顧守貞道:“丁大匠說目前的材料都不過關,現在隻是試驗性的鑄造了不到十門,他希望我能夠提供鋼鐵的炮管炮身,但目前我還沒能想到怎樣才能鑄造出鋼鐵的炮管,不但如此,我發現管製型材有很大的用處,我打算用扭拉的方法來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