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皇帝要行拜山禮!烏槐部的人得以近前觀禮,這才發現這個河穀全都是帳篷!到處都是人!
遼國皇帝出獵,排場極大,作為皇帝的禁軍的飛熊、飛虎、飛豹各營的精銳淨出,營賬綿延幾十裏,天明時分,各營軍士取出牛號角“嗚嗚——!”的吹得驚天動地,緊接著鼓聲響起,兼有音樂奏響。
拜山禮也叫祭山儀,祭山儀是遼人祭祀天地神祗的儀式,一般來講,祭山儀的祭祀地點應該在木葉山,木葉山在中京東微北,本來是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的下葬之處,但這些年來祭山儀已經逐漸的變成了秋闈之時的儀式,祭祀主要是皇帝的行為。
最近幾年遼國佛法昌盛,一應祭司和祈禱的現場都有和尚參與,所以這次隨性的僧人也不在少數,契丹人本來信仰薩滿教,薩滿巫師在每一個部落都很受歡迎,但在遼國皇室之內,這種風氣漸漸地已經被僧袍和誦經之聲取代了。
祭山儀要設天神,地祗的神位在木葉山,中立君樹,前植群樹, 像站列朝班一樣,又並排植兩棵樹,作為神門。皇帝、皇後至, 夷離畢(刑獄之官)具禮儀。現在因為隻有皇帝沒有皇後,天祚帝就一個人上前站立了。
祭祀用牲有 赭、白馬,玄牛,赤、白羊,皆牡。 然後由仆臣殺牲,體割,懸之君樹.太巫還要以酒酹牲.禮官奏 儀辦.皇帝、皇後都穿祭祀大禮的祭服,皇帝戴金冠,穿白綾袍,腰係紅帶,懸魚,三山絳垂,以犀玉刀錯為飾,腳踏絡縫黑靴。
接下來的儀式比較繁瑣,皇帝、皇後騎在馬上,各部的首領及命婦也都在場,群臣在南,命婦在北,皇帝、皇後到君樹前下馬, 升南壇禦榻坐。群臣,命婦分班以次就坐;合班;拜訖,複位.皇帝、皇後到天神,地祗位,致奠。宰相及宗正官(遼稱為 惕隱 )依次致奠於君樹。及群樹。皇帝率領他的各位叔父圍繞神門樹轉三圈,其他部族要轉七圈。並在皇帝率領之下又禮拜後詣 東所 ,皇帝、皇後各舉酒二爵,肉二器 再奠 ,大臣命婦各舉一,一奠。然後命府正官向東 擲之 ,又命中丞奉茶、果、餅餌各二器奠於天神,地祗位。巫身穿白衣,致辭三次。
蕭明在一旁看的氣悶不已,於是身體向後靠,漸漸的退到人去後麵,長長的出了口氣,現在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天上豔陽高照,幾朵棉花似地白雲慢慢的飄蕩,天空之中兩行大雁排成人字形正在向南飛。
“天氣又要冷了,大雁又要到南方去過冬了!他們為什麼不知道辛苦呢,北方苦寒,索性呆在南方不好嗎?”蕭明心裏麵正在琢磨這個問題,實際上他有點懷念南方了,有些思念蘇彩兒與沈瓶兒二女。
“不知道,她們過得可好!”飛鳶裏麵都不好說些思念之類的話語,他知道,現階段飛鳶的飛行能力還有限,無法極遠,必須經過中轉,他現在發出的飛鳶必須要到東京汴梁或者徐州中轉一站之後才能才能再到杭州。
所以蕭明在信息裏麵提及的都是生意和買賣上的事情,在他的建議之下,蘇彩兒將日昌隆織造也當中重新進行了調整,絲綢絹鍛等物作為日昌隆高端產品,仍然繼續,但要增大其開發力度,爭取多搞出幾個品種出來。
而作為棉花收獲以後大麵積的棉紡織造,蕭明提議按照中低端的產品的配置,他要用日昌隆另一種低端產品麻布的貨源一起來和遼國和金國人做生意,甚至他建議日昌隆開始考慮毛紡織造的事情,看到草原上無邊無際的羊群和牛群,蕭明立刻就想到了。
十八世紀英國的紡織業之所以發達,就是由於他們大麵積推廣了毛紡工業的發展而至,也從間接的方向促進了工業革命的發展,大量的蒸汽機開始進入實際的製造業當中,創造的價值無可估量!
這種機會和資源是無論如何也不要放棄的好,以後和契丹人做生意,可以讓他們使用羊毛來交換物品,這樣原料不就解決了嗎,隻要毛呢這種布料一出來,那可以說,那是一種媲美於軟黃金的東西,用腳趾頭想都知道能賺錢的。
至於在飛鳶當中說一些其他的話,經過那麼多的人手和眼睛,蕭明總覺得不好意思,所以也沒有一絲表達,“果可能,有人捎信的話,到可以將思念的話寫到信裏麵,讓兩個女孩好好地臉紅一下!”想到這裏蕭明不自覺的一笑。
阿咪突然擠過來問道:“你在笑什麼?是不是在想情人哪?”
“哪有!我在笑,他們這樣折騰,都快天黑了,啥時候開始秋闈啊?”蕭明道。
阿咪道:“就快到了,馬上就要開始了!”
“那馬上你就要上場了,好好表現啊!”蕭明鼓勵道。
這時震天的號角和鼓聲再次響起,秋闈果然正式開始了,其實,秋闈主要是射鹿,射鹿時先用鹽引誘群鹿飲鹽水,又仿鹿的叫聲把鹿集中起來,然後射殺。這種也有叫謂之舐鹻鹿,又名呼鹿,其實從半夜就開始了,鹿飲了鹽水,自然會呼喚同伴前來,獵人再吹角仿效鹿鳴,已屬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