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入主艱難和一攬子計劃(2 / 3)

除此之外,日昌隆好從事大範圍的海上貿易,每年都有大量的絲織品賣到鄰國,朝鮮、扶桑、真臘、天竺、渤泥、安南、婆羅洲、爪哇、甚至大食。但他們沒有自己的船隊,往往依靠別家遠洋海船從事貿易。

這一點肖明更有信心,自己的港口碼頭和海船製造計劃,剛好可以滿足日昌隆海外貿易需求,這是一塊很重的砝碼,加上肖明提出的,水泥製造、玻璃製造以及鋼鐵製造等,日昌隆有很深的興趣,當初肖明用兩張圖紙換來的合作機製,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這就是技術入股的模式,雖然他的很多構想還最存在與紙麵上和腦子中,但沒人會忽視這樣的一個龐大的利益前景。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肖明打算運用自己金融專業的知識,開始資本運作的模式,在這方麵他已經網羅了艾奇立這樣的人才,對於近百年來掙辛苦錢的日昌隆來講,這種新穎的掙快錢方式,一時間真是難以接受的。

一個花白的老者站起來說道:“這種模式不新鮮,當初王介甫為神宗皇帝改革變法,用的就是這個原理,但老夫還是讚成司馬光先生所說的,天下財富自有定數,為國聚富,定會取之於民,此絕對是竭澤而漁的方法”

旁邊有人站起來發對道:“此言差矣,當初王安石受命變法,乃是朝廷久受‘冗員、亢兵、亢費’困擾,國家用度過大,財政緊張所致,新法施行後,效果也很明顯,從這點上來講,新法為國家增富的目的還是達到了。”

那老者立刻反唇相譏:“新法施行以來,土地兼並嚴重,國家兵員減少了,但仍然戰力羸弱,大批農民被剝奪了土地,流離失所,新法所致變相的增加了賦稅,百姓還不是怨聲載道,這也是之所以新法最後被廢的原因所在。”

反對者也站起來反駁,言之盡費新法乃是朝堂之上大佬爭權奪利所致,非新法之錯等等,現場炒作一團,很多人站起來辯論,看來無非是當今朝廷在新黨舊黨之間的爭論,這種黨爭勢必帶入現在大宋朝的社會各階層。

“董事會”的支持就是墨家現任巨子宋蕪,看到現場炒作一團,反而對肖明入主的事情擱置不理了,不免有點著急,但自己也不好讓眼前這些白胡子前輩住嘴,隻好不停地咳嗽,喝茶以掩蓋自己的尷尬。

“諸位諸位!大家先不要爭吵,且聽我一言”肖明眼見會議就要扯皮了,心裏著急,不讓這些老東西讚成金融資本操作倒是小事,耽誤了自己入主日昌隆操縱資金才是大事。

眾人停止爭吵,看向肖明,聽他怎麼說。

肖明整理了一下思路,張口問道:“諸位,新法之爭先不論,剛才那位老先生說了,現在全國土地兼並很嚴重,很多農民流離失所,這個自然不假,但我請問各位,我們日昌隆是否從這件事上得到好處了?”

他雖然在商言商的態度提出問題,但卻抓住了關鍵,日昌隆這些年工場日益增多,所需工人都是這些失去土地的農民,封建製度下的農民對土地的感情,那不是你能給多少工錢可以代替的,真是因為沒有了土地,日昌隆才能擴充招人,才能支持這些年快速發展的需要。

看到大家都沉思不語,肖明接著說道:“縱觀王安石變法的各項措施,一言以蔽之,即以國家興辦壟斷的商業、金融業企業等手段,為國家斂財。但這作為國家性質的斂財舉動自然是弊病多多,且還有很多基礎未有,貿然上馬自然阻力重重,可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這些斂財措施隻是應用民間商號團體,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