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菊花春會(2 / 2)

肖明道:“童貫其人也曾幹過些好事,可惜,朝廷之上還有其他佞臣,你看艮嶽的規模如此,屬擴建未完,用不了多久,花石綱仍會再現”

二人再艮嶽外圍轉了轉,因四處擴建的工程未完,艮嶽隻能在皇城外麵看一看大概的模樣。肖明其實說的沒錯,童貫雖然將起於花石綱的民變緣由上書了宋徽宗,但朝中宰相王黼告訴趙佶說:“民變是茶法鹽法太苛激起的,跟花石綱無關。童貫太老實,受奸邪小人的蒙蔽,把罪過全推到陛下身上。”趙佶果然被激怒,立即就恢複花石綱和應奉局。

蘇彩兒來京有任務在身,日昌隆京城分號早已經包下一處下處,那就是熙熙樓,熙熙樓是東京最大最豪華的大飯店,人家並不知道還有個肖明也跟著一起來,所以蘇彩兒和肖明隻好分開,肖明仍舊住在悅來客棧。

第二日,蘇彩兒就帶著禮物去戶部工部等中央直屬部門公幹,肖明無事,於是在京城瞎逛,他倒不是沒有目的,隻是在尋找一處適合的店鋪好作為顧氏煉坊的分號。

東京汴梁確實繁華,而且還設有早市和夜市,各種特色小吃琳琅滿目,很多市民基本上每天都不開火生灶,就近買些吃食就算一頓飯。錢拔光跟著肖明大呼過癮,兩隻眼睛幾乎都不夠用了,尤其是盯著茶肆酒幌的後堂,那裏一般開賭局。

肖明告訴錢拔光,“小賭怡情,大賭傷身,爛賭沒命,如果你再賭輸了,我就先取了你的小命,反正你欠我的”錢拔光唯唯小心,似乎覺得人家賭錢用的牌九和骨色,技術含量太高,自己再沒掌握之前,還是不要參與的好。

肖明帶著顧小六、錢拔光、三人逛完了街市,在一處茶館歇息,突聽茶館內的客人正在聊什麼菊花春會,於是上前打聽,原來再過三天就是汴梁一年一度的菊花春會,汴梁這裏菊花聞名,一般都是秋天賞菊的,但每到春天之時,有春菊下市,養菊的菊客會將一些名貴品種拿出來,查其葉,觀其莖,判斷秋時花朵的大小,顏色、形狀等,為秋菊會先博一個彩頭。

菊花春會之時,就是各家養菊人家互相比拚實力的盛會,名品一般都用春菊簇擁點綴,或喜陰喜陽的搭上鑒賞台,到時候四處賞客會在旁邊觀摩,品評。遊人如織,也是春季之時,汴梁城內的居民外出賞春的保留節目。

肖明一聽,這個不錯嘛,想來蘇彩兒定會喜歡,到時候兩人一同前去賞菊,倒也是一番樂事,於是趕去熙熙樓。

蘇彩兒聞聽果然欣喜,於是二人約定,到時候同去。

菊花春會的地址是在繁台,汴京之人口中的繁台實際就是繁塔,繁塔應該是汴梁存最早的古代建築。它位於開封城南的禹王台西部的繁台上。據說,繁台原是一片高地,因台上居民多姓繁,故稱繁台。

相傳,五代時後周顯德二年在繁台上修建一所寺院,名曰“天清寺”。北宋開寶年間將此寺院擴建為殿堂宏偉、樓台瑰麗的去處,寺內建起一座高塔,俗稱“繁塔”。

繁台因繁塔而興盛,繁塔以繁台而得名,天清寺山門之前,地勢廣擴,古樹參天,菊客在此地搭建了很多展台,台前鋪就紅紙,準備筆墨紙硯,還有名簽用具,有文人墨客想要點評或詠詩的可留下墨寶。

肖明和蘇彩兒帶著隨從,一早就來到了禹王台,這裏一路之上都是遊人,凡夫俗子其中也夾雜著豪門顯貴,國戚皇親也有名人雅士,甚至很多大家閨秀,小家碧玉,良家婦女也一同踏春,那真是熙熙攘攘,穿行如織。

各個展台之前,大都有人站立品評,宋代劉蒙《菊譜》就是依色將三十六個品種分為黃一十七品、白一十五品與雜色四品,可現在這些菊花現在基本上都未開花,甚至連個花骨朵都沒有,肖明是在看不出來有什麼好品的。

“這些花盆內都是一蓬草嗎?這有何品評的?難道皇家百姓都是視此玩物為高雅?”肖明實在是不解。

“嘖嘖!這位官人看來是外行,菊之風骨豈可是玩物?”肖明的話引得一名老者的不滿,忍不住說道:“以品相上看,一般的繡球已是下乘,而波斯菊隻是來自西域,團花富貴而已,哪如黃十八、金匱向陽、泥金報喜、金毛鞭、蕊珠宮、金佛塵來的富有韻味,這還隻是黃花,像白花當中的沽水流霞、佛光普照、銀紗玉帶那才是極品,而綠色當中當以汴梁玉翠、春水綠波為佳,再如飛珠散霞、翠鳳祥雲這些也是菊中珍品。你別看現在沒有開花,但菊葉莖枝都是學問,都要考究”

這老者一開口就喋喋不休,說的肖明一個頭兩個大,拉著蘇彩兒就跑,卻不想一轉身就撞在一名大漢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