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陳焉久在官場,也是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自然就給了張飛這個麵子,如今陳焉一言既出,糜芳也是放下心來,如此一來,上下齊心,再打仗可就容易的多了。
陳焉並不居功,連忙讓糜芳起身,糜芳又磕了三個響頭,這才起身歸位。
之後東邊排在第一個的將領忽然開口說道:“主公,昨日聽探馬回報,曹操已經撤離濮陽,大軍向徐州進發,我看曹操這一次是要全力以赴,勢要奪下徐州啊。”
說話的將領不是別人,正是徐榮,徐榮如今年歲漸長,沉穩更勝從前,他一番話立即點名的曹操的來意,但問題如此嚴重他卻神色不變,足見其大將之風。
陳焉眉頭一皺,問道:“那濮陽城有駐守?”
徐榮立即回應道:“若是我所料不錯,應該是曹仁駐守。”
此言一出,陳焉眉頭皺的更緊,曹仁善守,這可是出了名的,想當年正史之中曹操在赤壁吃了敗仗,向北撤退,單單留下曹仁一個,這曹仁抵禦關羽、周瑜,之後又是抵擋東吳三任大都督,可謂是刀槍不入,水火不侵,力保曹魏領土不失,如此的能力,簡直可以成為天人。
如今輪到曹仁鎮守濮陽,陳焉稍稍一想,便十分頭疼。
這邊陳焉還在沉吟,那一邊坐在東側排位第四的賈詡忽然開口問道:“主公莫非想要分兵擊之?”
賈詡所料不錯,陳焉此時心中所想,便是分兵攻擊:怎麼個分兵攻擊?主力部隊攻打小沛,攻破夏侯惇的防守,前往徐州救援呂布;而另外一支部隊則趁機前往濮陽,攻下濮陽,拿掉曹操的老窩,也算是圍魏救趙。如此的想法,倒也合乎情理。
陳焉還未承認,忽然一聲稚嫩的聲音傳來:“切不可分兵擊之。”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說話的不是別人,而是東邊坐在第六位的少年文士,司馬懿。
陳焉有些好奇,連忙問道:“為何不可?”
司馬懿欠了欠身,說道:“回稟主公,這曹操乃是善於用兵之人,故而自然已經想好了應敵之策,他之所以傾濮陽之兵力攻打徐州,並不是因為他急於攻克徐州,而是因為他已經想好了防守之策。濮陽城池牢固,曹仁勇冠三軍,我軍雖勇,若想攻下濮陽,實在耗費時日,而徐州情勢危急,若不擊中兵力救援,恐怕徐州會落入曹操之手……”
說到這裏,司馬懿微微停頓,繼續道:“而曹操一旦拿下徐州,千裏神行夏侯淵立即回救濮陽,到時候別說濮陽未能拿下,便是徐州都會無法救援。”
此言說罷,滿座皆驚,尤其是西麵的劉備一行人,更是詫異的盯著司馬懿,覺得這孩子絕對不是個少年,如此的真知灼見,恐怕連個成熟謀士都說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