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繼續道:“刀盾兵自然不能少,無人之中至少要有兩名,站在前麵,負責防禦。其餘後排至少要有兩名槍兵,善於破甲,也是擔負起了主要的攻擊任務。”
陳焉接著把頭點了如同搗蒜一般。
郭嘉思索了一會兒,說道:“至於這最後一個武器嘛……”
張燕忽然插口進來說道:“刀盾兵和長槍兵,恐怕若是遇上了騎兵,仍是沒什麼勝算啊?弓箭兵雖然更適合統一調配,但是射程畢竟遠一些。對了,我與袁紹交手之時,曾經見到過一支配有勁弩的部隊,十分凶悍!”
“弩?”郭嘉和陳焉同時反應過來,弩這一強力的武器對付騎兵十分有效,張燕這一句話實在是驚醒了夢中人。隻不過弩的製造工藝有些複雜,所需材料也很珍貴,因此隻有像袁紹這樣雄踞一方家業殷實的土豪才能拿得出一整支的勁弩軍隊來!
陳焉連忙問郭嘉道:“奉孝,關中之內,有沒有善於製弩的工匠?”
郭嘉微微一笑,說道:“關中乃是國都所在,彙聚天下英才,若是連個製弩的工匠都找不到的話,豈能配得上國都之名?”
陳焉點了點頭,心中十分滿意,但是轉而詫異道:“既然弩這種兵器這般強悍,為何我之前沒怎麼見人用過呢?”
郭嘉娓娓道來:“一來這件東西的確造價高昂,造一支弩的花費足以造出三四張弓;二來此物較為笨重,攜帶起來並不算方便;至於第三,此物克製騎兵尤為有效,因此在北方與善使騎兵的公孫瓚交鋒的袁紹十分喜愛此物。”
陳焉聽了片刻,知道弩這件東西實在是個大殺器,雖然被郭嘉列舉了三大弊端,但仍是不能夠阻礙陳焉造弩的決心。漢朝的大黃弩尤為有名,陳焉早就仰慕許久,當即便命令下人前往關中遍訪製弩高手,爭取批量生產。
郭嘉知道在這五人戰陣之中配上了勁弩,威力定然會大增,也是心中滿意,隻不過五人之中便要配上一把弩,張燕這三十萬的大軍,就要足足配上六萬把弩,實在不是個小數目啊,想到這裏,郭嘉提醒陳焉道:“主公,這三十萬人,恐怕不能夠人人都配上弩啊。”
陳焉點頭道:“咱們量力而行吧,剩下的配上長槍或是刀盾,應該也不礙事。”
謀劃一定,陳焉便和郭嘉張燕一起,去參閱那三十萬大軍,沒想到剛走了幾步,陳焉便一連看到了好幾名頭發已經花白,身子佝僂的老人。
陳焉皺起眉頭,繼續向前走著,又走了幾步,隻見軍中一人身材消瘦,胳膊細的如同竹竿,脖子上平平整整沒有喉結,既然是個女兵?!
“花木蘭?”陳焉脫口而出道,“怎麼回事?你不是個姑娘家嗎?怎麼也參軍了,莫非你是花木蘭不成?”
那黃巾女兵聽見陳焉發問,連忙跪倒在地,說道:“天師所說的花木蘭是誰?小的並不知道,小的叫周三娘……家中就我一個,當年村子裏的人都起義從軍了,小的怕一個人餓死,便…...便跟著從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