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誌才一走,堂上氣氛頓時又變了。眾將士如同炸開鍋了一般,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徐榮當先問道:“主公,我覺得曹操此人無論心機或是能力都要比之袁術更勝一籌,為何對他的使臣如此輕慢?”
陳焉微微一笑,說道:“徐榮將軍莫非覺得咱們適合與曹操結盟?”
徐榮還未回答,黃忠便笑道:“別要如此,如此的話我便無法與那個叫典韋的一較高下了,哈哈哈!”
徐榮卻搖頭道:“黃老將軍莫要說笑,我隻是不喜歡袁術為人乖戾自大。曹操雖然此時兵力尚弱,但是手下將士謀臣卻十分厲害,且看剛才那個使臣,不就比袁術的使臣強得多麼?”
陳焉聽到這裏,點了點頭,轉向郭嘉問道:“奉孝,這戲誌才與你交情如何?你們是如何認識的?”
郭嘉答道:“此人與我乃是同鄉,自幼相識,其實我倆人本來並非是潁川人,隻不過黃巾之亂時潁川最為太平,我倆都是那時移居到的潁川。戲忠十分聰慧,博覽群書,我小時家中貧瘠,很多書卷都是戲忠借我閱覽。”
陳焉點了點頭,說道:“戲忠固然聰慧,但恐怕仍是不如奉孝,否則為何鬼穀子選天下賢才為弟子,偏偏不選他呢?”
郭嘉苦笑了一聲,說道:“其實若是論才智,誌才絲毫不在我之下,隻是家師說誌才性格上有些缺點,並不適合做鬼穀門生。”
陳焉聽得興起,追問道:“什麼缺點?可否問問?”
郭嘉有些為難,但仍是回答道:“說誌才此人未達目的,不擇手段,非君子所為也。”
陳焉聽到這裏,倒是第一次對戲誌才生出來警惕之心。為了目的不擇手段,這一特點雖然保證了戲誌才的能力,但此時作為敵對方,陳焉定要對戲誌才報以警惕。
陳焉沉吟片刻,忽然想到了賈詡方才笑而不語,當即便轉向賈詡,問道:“賈詡先生,曹操或是袁術,您怎麼看?”
賈詡這才開口道:“若是短期來看,袁術實力強大,曹操還未起色,但是長期看來,曹操日後發展恐怕有超越袁術的勢頭。”
陳焉點頭,賈詡又道:“隻是袁術此人自大無信,若是跟他結盟,恐怕咱們占不到便宜啊。”
陳焉眉頭緊皺,說道:“這的確是個問題。”
郭嘉插話道:“主公,若論口碑,曹操的確是個明智之選。另外,袁術此時已經雄踞一方,咱們若是結交了袁術,到時候他利用咱們擊敗了曹操,然後再趁著咱們元氣大傷反咬咱們一口,那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
陳焉聽郭嘉所說不錯,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陳焉考慮的卻並不是郭嘉和賈詡所說的問題,而是馬上就要出現的曹操屠徐州事件。
若是所料不錯,曹操的父親很快就要死於陶謙的埋伏,之後曹操揮師東向,大舉入侵徐州,這件事情畢竟給曹操的口碑造成了很差的影響,若是陳焉此時與曹操建交,日後曹操行此不義之師,陳焉的名聲固然也要受到影響。
另一方麵,陳焉則是害怕曹操崛起太快,袁術縱然雄踞一方,但是礙於自身資質所限,袁術的作為恐怕不會太大。若是陳焉此時聯盟了曹操,恐怕日後曹操順利做大,陳焉便再也製不住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