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羽林中郎(2 / 2)

此時的皇帝比起一年前長高了不少,如今正是這少年飛速成長的階段,但這小皇帝臉上的稚氣卻仍未消散,看上去還是個天真的幼童。

陳焉不知為何,看見這小皇帝之後,竟是生出了憐惜之情,似乎這小兒童不是高高在上的大漢天子,而是自己的小兄弟一般。

那皇帝看見陳焉,竟小嘴一動,露出笑容來。他此時已然有了天子該有的威儀,雖然喜樂,卻並不放肆,隻見他雙手一舉,笑著說道:“道士哥哥!”

道士哥哥,陳焉聽在耳中,心中卻是無限的歡喜,這正是自己給小皇帝治病的時候小皇帝對自己的稱謂,沒想到這麼久時間沒見,小皇帝對自己仍然是同樣的稱呼。

陳焉此時感動不已,心中對天子的忠臣之心一下子提升到了一個頂點,激動之下,陳焉猛地跪倒在地,高聲呼道:“罪將陳焉酒駕來遲,懇請聖上責罰!”

一旁郭嘉也隨同陳焉一並拜倒。

小皇帝也不顧一旁大臣阻攔,搶上前來,一把扶起陳焉,笑著說道:“道士哥哥速速平身,你先除董卓,又逐呂布,所立之功,何其之大,朕又豈能責怪你呢?”

陳焉見小皇帝如此親切,心中更是感激,當即連連叩頭,之後才站起身來,說道:“而今奸賊已經被驅逐,大漢朝雖命途多舛,但也到了複興之際!”

小皇帝聽到這話,雙目放光,說道:“有曆代先帝庇佑,還有道士哥哥在,朕定能掃除宇內,複興大漢!”

此言說罷,周圍大臣立即山呼海嘯的呼應起來,似乎這一切都是他們的功勞一樣。

當日陳焉和郭嘉便留於宮內,與小皇帝歡宴整日,到了後來,徐榮和黃忠兩員功臣也被招入了宮中。陳焉這一年不僅僅平定了董卓的餘部,又招降了白波黃巾軍,趕跑了呂布,可謂是戰功赫赫。

但畢竟不可一步登天,經過一眾決議,天子決定將陳焉提拔為羽林中郎將。

所為羽林中郎將,正是六校尉的直屬上司,不僅可以從此一同禁軍,更是耀武揚威的威風官職,可謂把握京畿重地的命脈。皇帝竟然將此等重要職位交給陳焉,可見雖然時隔多日,陳焉在他心中的地位仍是很有分量。

至於越騎校尉空了出來,經過商討,陳焉還是決定奏明皇上,讓宋忠來接替自己。雖說宋忠這家夥糊裏糊塗,不太靠譜,但是畢竟也是真刀真槍裏打磨出來的,一直以來對自己忠心耿耿,更何況宋忠在越騎營的日子比陳焉還要長,若是不選他,實在說不過去。

隻不過老宋此時因為上次去追擊呂布的信差,此時仍在回來的路上,因此他仍不知道這個好消息,也不知道他知道了之後,會是什麼反應。

至於徐榮和黃忠,自然各有封賞,隻不過這兩人都已忠心追隨與陳焉,至於天子的封賞,也就那麼回事罷了。

畢竟時代不同了,放眼望去,天下稱王稱霸的不知凡幾,便是稱帝的恐怕都存在,而這名正言順的大漢天子,似乎如同傀儡一般。

雖然陳焉對天子一片忠心,但是在天下人的眼裏,恐怕長安城中隻有個陳焉,並沒有天子。

漸漸的天色向晚,陳焉有些疲乏,再加上他向來不喜歡酒桌上那番虛假客套的禮節,便找個借口,早早脫身出來了。

陳焉占領長安之後,安排住所,自己正好分到了曾經董卓的府邸。弟兄們倒也細心,此時早將當時的太師府改成了如今的陳府。

陳焉走在回家的路上,因為喝過了些酒,腳步也變得輕快了起來。隻不過有些歪歪斜斜,走不成直線。

月色朦朧,陳焉看著這條幽靜的小路,忽然想起了些什麼……

長安月,月朦朧,夜風吹醒誰人夢……

忽然,陳焉透過朦朧醉眼,似乎看到了一人騎著駿馬而來……

噠噠的馬蹄聲在這寂靜的夜裏顯得尤為清脆,那匹馬碧綠色的鬃毛,修長的腿,不正是老朋友……

碧玉麒麟嗎?

而那馬上的人兒,窈窕的身材,白皙的肌膚,不正是陳焉仍未忘懷的董白嗎?

陳焉望著遠處,似乎有些失神……

“董白……董白……我好想你,我好想你……”

陳焉似乎從心底發出了最深刻的呐喊,就在這時,鄒氏、蔡文姬、杏兒、呂玲綺……所有的一起,似乎全都不重要了……

陳焉似乎又看見了那天,刺殺董卓前夜的長安,他癡癡的邀請董白和他一同離去,而董白,卻拒絕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