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生辰(2 / 2)

家底銀子算不得豐厚,但是下人卻頗多,好幾次晉雯都想刪減些嚇人,減少開支,畢竟養那麼多人其實負擔非常重,但是沒想起來這些人一個個都經過訓練,個個都是一把好手,要是放了出去給別人,想想又舍不得。

好在開春後荒地和鱷魚池都慢慢步上軌道,鮮菇房的蘑菇也都有進項,勉強收支還算平衡,自己也不是驕奢好逸的人,日子還算過得去,也就沒再提起這方麵的事。

在這種時候,一大群下人麵前,晉雯自然不可能怯了場,她沉穩的踱著步子,可以說得上是閑庭信步,卻莫名的給人一種壓力,叫人不敢抬起頭來直視他,隨著靜雯走近,幾十個下人紛紛低下頭去,神色更加恭敬。

人的氣場是一種很玄妙的東西,就像晉雯,別看她現在隻有不到十歲的身子,但是氣場卻比一個常年身居高位的成年人還要強大些,這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要知道,晉雯穿越前可是在京都做律師的,接觸的都是非富即貴的人物。

在京城流行的那一句話,說的就很精辟:在北京,一塊牌匾再下來,有六成是大官,三成是富商,一成是社會精英。

晉雯作為一個資深律師,為許多這樣的人打過官司,再加上她從不肯接內裏肮髒的官司,受到過眾多打壓,更是練就了她不同其它人的氣場。

而這樣的氣勢,卻叫下人們覺得晉雯頗具大將之風,叫人更是敬畏。

梅枝借著自己生辰的時候,給自己立威,這樣的機會,晉雯自然不會傻傻的往外推。

隻見她筆直肅立,站在高處抬手:“起來吧,難為你們都記著我的生辰,梅枝,一會下去每個人賞一個月的月錢,今兒個晚上加上兩個好菜,大家都樂一樂。”

要說晉雯府上的下人工資算不得高,跟紫金縣的中等富戶差不多,隻是晉雯這個人對於規矩尤為看重,自己又不是個多事的,所以每個人負責的區塊都算不得大,工作相對輕鬆許多,而且每十天有還有村子裏的婦人來幫忙打掃衛生,算得上很輕鬆的了。

下人們已經訓練有素了,自然不會為多發這麼一個月的月錢,兩個菜就高興的得意忘形,隻是略帶欣喜的再次福身行禮,口稱“多謝主子”雲雲。

“都下去吧,今兒個放一天假,隻要不接近偏院裏的暖房,盡可玩去。”

晉府的規矩裏還有一條,那就是進出門都要登記打指紋,就像是在現代的寄宿學校一樣,哪怕去買個菜都要記下時間地點,就是為了預防日後家業大了,有什麼陰私勾當。

雖然不能完全杜絕,知道也算是一項措施。

晉雯還特別給每一個有家人且家裏人還算老實本分的下人,備了牛車,以便他們想回家探親可以乘坐,隻不過要付給趕車的人一些補償費,畢竟人家放假時間給你趕車,要是沒點表示就說不過去了。

晉雯回到臥房,才知道在臥房外間設計給守夜的人住的房間裏,桌子上擺滿了幾十個下人送來的各式各樣的禮物,又女婢們繡的荷包啦,做的衣服啦,打的絡子啦等等,其中最有趣的還是楊豐桂送來的一個木頭雕的栩栩如生的鳥,很得晉雯的喜歡。

說起來,有兩件事晉雯已經許久沒關注過了,一是投資楊豐桂開一個家具鋪子的事,二就是楊樹村開學堂的事,這兩件事從年後就開始啟動,晉雯投進去差不多五百兩銀子,除了拿到家居店鋪的地契之外,也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

在盛國,對於商人年後開門營業的時間是有規定的,隻有吃食鋪子和藥鋪醫館可以在元宵節之前開業,其他的實業店鋪都必須要過了元宵之後才可以開始做生意。

楊豐桂就是那時候開始找的鋪子,原本他是想先租一個鋪子做著看看,晉雯卻不同意他的觀點,在古代人治大過法治的社會環境之下,不遵守合約的事情層出不窮,要是租人家的鋪子,房主看到你賺了錢難保不眼紅的坐地起價,到時候後患無窮。

為此,晉雯就決定幹脆買下一個帶院子的店鋪,作為“家具公司”的店鋪和倉庫,當時晉雯支給楊豐桂的是四百五十兩銀子,作為買房子的錢和初步啟動資金,畢竟經商不管是實業還是其他的,大通各項關節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此就少不了要花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