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春耕忙(1)(2 / 2)

如此一來,花生就被排除在外,盛國連玉米都還沒有呢,盛國禁海之前玉米還沒傳進來,所以現在盛國許多高產量的農作物都沒有,像是番薯、玉米、土豆這一類的,別的地方晉雯還不知道,至少在紫金縣沒見到糧鋪有賣。

晉雯長長歎了口氣,無奈的說道:“武叔,等他們兩人回來,叫他們立刻前來見我,到時候再說吧。”

晉武無法,隻能依言出去了。

晉雯度過了一個艱難的夜晚,睡的不好不說還老做噩夢,夢見自家的田地裏一會兒糟了旱災,一會兒蟲害,一整個晚上都在這樣的噩夢之間來回,清晨醒來許久都沒回過神來。

晉雯不由得懷疑,自己的精神哪裏出了問題。

她知道自己年紀小不能服人,所以諸多事宜都交給晉武和鬆土帶著人去辦,已經有幾個月不曾出過門放放風,再加上化雪後沒日沒夜的忙活著田地裏的事,這一個噩夢,可把晉雯給嚇著了,難道真的是神經太過緊繃,要發瘋的前兆不成麼?

這一天,晉雯就決定放下一切事宜,帶上鬆枝和鬆土以及晉武出門。

自最後一批暖房蔬菜采收又育過秧苗之後,暖房算是徹底閑下來了,同時閑下來的還有隻需要照顧菇房的鬆枝。

鬆枝算得上是晉府中除了晉武之外最的晉雯信任的男下人之一,地位比之鬆土還要高,然而此次晉雯挑選鬆枝陪同出門的原因卻與他的地位無關,而是要帶著鬆枝去挑種子。

經過還幾天的冥思苦想,晉雯已經明白那一百多畝的地,要趕在未過時節前全部種滿豆子,希望並不大,所以晉雯美其名出門散心,事實上也是想到紫金縣和周圍鎮子去找一找看看能不能發現什麼符合時節又具有一定經濟效益的農作物。

一路出發,伴隨著牛車的吱呀聲響,道路兩旁已經不像冬季那樣蕭瑟,麥田裏農民勞作的身影隨處可見,這是一個寧靜祥和的地方,處處透著淳樸和善良,村民之間即便偶有些許口角,卻不會老死不相往來。

晉雯不知道是不是所有農村都是這樣和諧,至少她無比慶幸選擇了這裏作為自己在盛國的家。

晉雯的思緒越飄越遠,漸漸地想起冬日裏看到的說中所寫的話。

不隻是盛國在晉雯的世界裏完全陌生,就連盛朝以前的朝代晉雯都沒有任何印象,隻除了像平日裏吃的五穀雜糧,穿的麻帛絲綢,醫術文字能找到些熟悉感以外,就連詩書上都大不相同。

可以說盛國是一個對於晉雯來說前無可追後無可繼的完全陌生的朝代,禮儀法律都與華夏時候的古代有著極大的不同,這也是晉雯自從在楊樹村安家之後極少出門的最根本的原因。

這個國家連做菜的配料都很不齊全,像胡椒、辣椒、花椒、植物油……這些東西見都沒見到有大批量,頂多有些油鹽醬醋,再貴重些還有糖,其他的基本上可以說都是些舶來品,昂貴之極。

食物就更是貧乏了,像主食類的水稻、小麥、高粱、粟……完全沒見到有玉米、番薯、土豆之類的高產農作物出現,就晉雯知道的情況來看,這些東西就跟古時候的華夏一樣,都是其他大洲引進來之後才大肆栽種的。

而盛國距今為止已經禁海十餘年,即便從前真的有種子或者是成品到過盛國,還沒來得及傳開就被禁海這一道禁令使得其銷聲匿跡了。

事實上晉雯非常希望能從種子店鋪裏找到哪怕一種稀奇的種子,即便過了十年之後,不能栽種,至少也給她一種希望,要知道,一旦有了這些東西,不僅僅會帶給晉雯經濟利益,也會給晉雯帶來實際的社會地位。

晉雯作為女子,已經沒有辦法再從事“狀師”一類的律師的工作,那麼隻能選擇子承父業,用盡全力將父母最喜愛的職業在盛國發揚光大。

盛國是一個以農為本的國家,如果能夠提高糧食產量和種植出高產量的農作物,那麼這樣的功勞就不是性別就能抹殺的,所以這對於晉雯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好機會。

“鬆枝,最近鮮居情況怎麼樣?”

開春之後,雲大福就與晉雯簽訂了新的合作協議,因著蔬菜的增多,蘑菇的價錢也受到了影響,所以所有蘑菇的的價錢都下降到了原價的一半,時間將持續到春菇下來之後,交易就要按照市價的八成來收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