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女媧遺址(2 / 2)

大陸中央的衛城中,有獻給波塞頓和其妻的廟宇及祭祀波塞頓的神殿,這個神殿內部以金、銀、黃銅和象牙裝飾著。亞特蘭蒂斯的海岸設有造船廠,船塢內擠滿著三段槳的軍艦,碼頭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和商人。亞特蘭蒂斯王國十分富強,除了島嶼本身物產豐富外,來自埃及、敘利亞等地中海地區的貢品也不斷。

10位國王分別在自己的領土握有絕對的權力,各自采行不同的國家組織,彼此間為了保持溝通,每隔五到六年,便在波塞頓神殿齊聚一堂,討論彼此的關係及其統治權力,當協議成立後就割斷飼於波塞頓神殿中的母牛喉部,以其血液在波塞頓神殿的柱子上寫下決議條文,以增添決議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威性。後來發生了大洪水,亞特蘭蒂斯王國便在一天一夜中沒入海底。

特奧蒂瓦坎,意為"天神降生的地方",被譽為"眾神之都"。這裏分命是上古時期的帝王之台啊?!

還有那邊,那不是巴別通天塔嗎?

這巴別通天塔在巴比倫城,那是一座冒犯上帝的城市。為什麼把巴比倫城又叫做“冒犯上帝的城市呢”?這個說法來自《聖經·舊約》。

《聖經·舊約》上說,大洪水劫後,天上出現了第一道彩虹,上帝走過來說:“我把彩虹放在雲彩中,這就可作我與大地立約的記號,我使雲彩遮蓋大地的時候,必有虹現在雲彩中,我便紀念我與你們和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約;水就不再泛濫,不再毀壞一切有血肉的活物了”。

上帝以彩虹與地上的人們定下約定,不再用大洪水毀滅大地。

此後,天下人都講一樣的語言,都有一樣的口音。諾亞的子孫越來越多,遍布地麵,於是向東遷移。在示拿地(古巴比倫附近),他們遇見一片平原,定居下來。

有一天,有人提出一個問題:我們怎麼知道不會再有諾亞時代的洪水將我們淹死,就像淹死我們祖先那樣?

“這有彩虹為證啊”有人回答道“當我們看到彩虹,就會想起上帝的諾言,說他永遠不會再用洪水毀滅世界。”

“但是沒有理由要把我們的將來以及我們的子孫的前途寄托在彩虹上呀”另一個人爭辯說“我們應該做點什麼,以免洪水再發生”

於是,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做磚,把磚燒透了。”

於是他們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

他們又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

由於大家語言相通,同心協力,建成的巴比倫城繁華而美麗,高塔直插雲霄,似乎要與天公一比高低。沒想到此舉驚動了上帝!

上帝發覺自己的誓言受到了懷疑,上帝不允許人類懷疑自己的誓言,就像我們不喜歡別人懷疑自己那樣,上帝決定懲罰這些忘記約定的人們,就像懲罰偷吃了禁果的亞當和夏娃一樣。他看到人們這樣齊心協力,統一強大,心想:如果人類真的修成宏偉的通天塔,那以後還有什麼事幹不成呢?一定得想辦法阻止他們。

於是他悄悄地離開天國來到人間,改變並區別開了人類的語言,使他們因為語言不通而分散在各處,那座塔於是半途而廢了。後來人們就把巴比倫叫做“冒犯上帝的城市”。

這裏竟然還有非洲大津巴布韋的石頭城遺址?!這是我混亂了嗎,怎麼這麼多神跡都在這裏了?

啊,哪裏還有一個,是惡魔之城?!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有座被視為“惡魔之地”的宮殿,建於公元4世紀,殿中的大水漲落極有規律,一晝夜漲落6 次,每次都有準確的時間。宮殿大門之下的一堆碎石,似乎是控製的閘門,碎石下是一排空心柱,似乎是引水管道。這座奇怪的建築的奇特之處在於大水高過門檻卻漫不出來。

而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拜占庭文化中會使用美杜莎的圖像,有人說是做為重要建築的護身符,是為了避免人與美杜莎對視變成石頭所以將美杜莎的頭倒放。但是將美杜莎的頭“鎮壓”在柱子底部真的是前所未聞,因而造成更多猜測與民間傳說。

赤霄打量著周圍說道“這便是女媧族遺址?”

“這裏便是女媧族所有的遺址。”老者認真而又肯定的說道,但卻說赤霄皺起眉頭。

我的讀者群我的讀者群418127741

烙烙有神秘禮物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