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轝笑道“看來你知道的甚多,那你可知這醫巫閭山的故事?”
“啊,這醫巫閭山還有故事?”我忍不住問道,這三山五嶽我是知道的。五嶽指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恒山;三山指傳說中的蓬萊、瀛州、方丈三山,另以遊旅勝地聞名的雁蕩山、廬山、黃山也有被合稱為三山之說。
當然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南嶽衡山之秀,北嶽恒山之奇,中嶽嵩山之峻,早已聞名於世界,已然是自己那個時空眾所周知的事情。
可是我是頭一次聽說這五嶽鎮山的,竟然是五嶽之外的鎮山。搞半天這會稽山,沂蒙山,醫巫閭山,吳山,天柱山是五大鎮山。難不成,山東,陝西,安徽,浙江,遼寧便是四荒的邊境!?這古書說四海八荒,莫不是這這四個?
東嶽的泰山與沂山,這沂山是鎮山,這泰山是東嶽?可都是山東之地啊,還是一脈相承的山係。
西嶽的華山與吳山,這吳山是鎮山,這華山是西嶽?可都是陝西之地啊,若是沒記錯,這《周禮》亦雲:山鎮曰嶽,謂吳山為西嶽,華山為中嶽。怎麼華山和吳山此時又成了西嶽和中嶽?當真是遠古和如今竟如此之差別了嗎?
南嶽的衡山與會稽山,這會稽山是鎮山這衡山是南嶽?可衡山在湖南,會稽山是浙江啊。怎麼這會稽山和衡山如此差別?
就在我發呆的時候,赤霄仿佛看明白我的詫異,便站在我身邊笑道“可是好奇五嶽和五鎮?”
我一愣看向赤霄,這廝會讀心術不成?但不管如何,我都想問一問,於是便說道“這會稽山為南嶽,可在我的時空衡山為南嶽。”
赤霄淡淡一笑“顧野王的《輿地誌》中記載:會稽山又叫衡山,山上有一塊石頭,形狀好像倒置的鬴器,也叫覆鬴山。而酈道元的《水經注》中記載:會稽山,就是古時候的防山,也叫棟山。”
“故而這南嶽為衡山沒錯,隻是這古時候的衡山便是如今的會稽山而非湖南衡山。”赤霄笑著看著我,卻讓我煞是驚奇起來,這家夥當真是會讀心術啊。
隻是這北嶽恒山與醫巫閭山,這恒山在山西和這醫巫閭山在遼寧,這都不在一處,怎麼是這樣的?這中嶽嵩山與天柱山,嵩山在河南,天柱山在安徽,這一時之間倒是令人有些詫異。這河南安徽莫非自古便是一體?還是這安徽和河南因著是平原田地,最為肥沃和產糧食之處,故而稱之為中原嗎?
我帶著疑問,繼續問道“這五嶽和五鎮到底是怎麼樣的?”
子轝此時笑了起來,說道“怪哉怪哉,這玉山桃花開遍,可惜這世人已然不知道這五嶽五鎮了嗎?既是如此,就聽我細細道來。”
“五嶽、四鎮、四海、四瀆,年別一祭,各以五郊迎氣日祭之。
東嶽泰山又稱岱山或泰嶽,祭於祇州;
東鎮沂山又稱海岱或海嶽,祭於沂州;
祭祀東海神,於萊州;
祭祀東瀆大淮神,便是淮水之神,建立淮祠又叫禹王廟或固廟,於唐州。
南嶽衡山又稱壽嶽或南山,於衡州;
你們人類不是有句話叫做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嗎?便是這壽嶽衡山和萊州東海廟。
南鎮會稽山又稱廟山或茅山,於越州;
祭祀南海神,於廣州;
祭祀南瀆大江神,便是長江之神,於益州。
中嶽嵩山又名外方或嵩高,於洛州;
中鎮天柱山又名皖山或萬歲山,於徽州。
西嶽華山又名花山,於華州;
西鎮吳山又名虞山或吳虞,於隴州;
祭祀西海之神、西瀆大河之神,這大河便是黃河,於同州。
北嶽恒山又名常山或大茂山,於定州;
北鎮醫無閭山又名微閭,於營州;
祭祀北海之神、北瀆大濟之神,便是這濟水於洛州。
其牲皆用太牢,籩、豆各四。祀官以當界都督刺史充。”
子轝皺了皺眉看向我“你莫非不知這四季祭祀和這五嶽五鎮祭祀的妙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