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歌曾言:大峨兩山相對開,小峨迤邐中峨來。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須涉海尋蓬萊。昔我登臨彩雲表,獨騎白鶴招青鳥。石龕石洞何參差,時遇仙人拾瑤草。丹岩瀑布連天河,大鵬圖南不可過。晝昏雷雨起林麓,夜深星鬥棲岩阿。四時青黛如彩繪,岷嶓蔡蒙實相對。昔生三蘇草木枯,但願再出三蘇輩。”赤霄看著我聽傻的模樣,冷冷一笑“這自古以來的國學都被你這樣不學無術的人,消磨殆盡不見痕跡了。”
我收起羨慕的模樣,這個該死的蛇妖,當真是氣人!我不過是不知道罷了,就拐著彎的說我。我嘟了嘟嘴巴,不打算跟這廝硬碰硬,隻是聽著他繼續說著讓人聯想的事情。
“《魏書.釋老誌》中寫到:道家之原,出於老子。其自言也,先天生地,以資萬類。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千百萬化,有德不德,隨感應物,厥跡無常,授軒轅於峨眉,教帝於牧德。”赤霄皺著眉打量著四周“葛洪在《抱撲子》中亦說:娥眉山、綏山(即二峨山),皆此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
“老子於康王五年戊寅,自號古先生,出遊西極、大秦等國。路經積石,步上雪山。便是化名這葛由,這是老子八十一化之中的第二十六化,故而這裏麵定然有老子的遺跡。”赤霄頓了頓,四處打量著。
什麼?老子?道教的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諡伯陽。老子曾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書的官員),是中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赤霄又說道“這天帝之母,先天地生,必然有著仙桃的所在。這仙桃莫非就是這桃林所在?”
我又楞了一下,什麼?桃林?莫非是王母娘娘的蟠桃園?嘖嘖,一萬年開花,一萬年結果,吃了便不老不死不傷不滅,莫非是這個東西?
就在我發呆的當空,隻聽赤霄笑起來“真是天助我也,這裏竟然是瑤池洞府所在,蟠桃所生之地。隻是這裏屏障已開,肉眼凡胎怕是看不出個究竟。”
赤霄伸出手來,用另一隻手劃了一下,手指尖立刻滾出些許的血珠來,他念了一個訣,這血珠慢慢的亮了起來,越變越大,越來越亮,直奔前麵霧氣騰騰的地方而去。隻是一刹那,萬千光彩閃過,金色的光芒天地間綻放,這霧氣慢慢散去,原本看似是竹林間瘴氣一般的東西,也變得清晰明了起來。
引入眼裏的是漫漫無際的桃林,這桃林上到處都是盛開的花朵,這豔豔桃花漫漫無邊,似錦的桃花,果然有那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色彩。
赤霄滿意的點頭,卷著我往前快速移去。
我看著前麵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再慢慢恢複剛才霧蒙蒙的模樣,看來非要快速的移動,否則無法進入。
說實話我很是擔心這看不見摸不著的玻璃似的結界之門將我擠扁了,可我後來發現自己是過於擔心了,因為這赤霄的速度壓根比火箭還快,嗖一下就閃進來了。而我的頭發好死不死的變的猶如打過摩絲特意吹過一般,都朝著一個方向過去了。
赤霄回頭看了我一眼,露出會心一笑,就在我想咒罵他時,他便抬起手來,將我恢複了原狀。
這十裏桃林光用灼灼其華已然不能形容,四處都是閃著溫柔光芒,這光芒說是七色又像是五色十光,說是五色十光又像是色彩斑斕,說是色彩斑斕又像是光芒萬道。總之是好看又讓人向往的,而這桃花樹下坐了一個人,正坐在那裏就著茶水,一口一口吃著手裏的桃花。
隻聽赤霄笑了起來“赤將子轝,是黃帝時的人。他不吃五穀,而吃各種草木的花。到了堯帝的時候,他是個木工。他能隨著風雨來去自如。他又時常在集市店鋪門口賣繳,所以人們也叫他“繳父”。”
那人停下吃桃花的動作,俊秀逼人的臉蛋帶著溫和的光芒,笑了起來“你知道我?子轝?”
“子轝拔俗,餐葩飲露,不就是你嗎?”赤霄笑了笑,帶著溫和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