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個母親生生不息:第六次播種我贏了(1 / 3)

一個母親生生不息:第六次播種我贏了

作者:唐新勇

7年前,廣東80後夫婦巢夥明和李翠萍剛出生的兒子,被查出患有重型地中海貧血症。直到這時,他們才不幸得知夫妻雙方都是地貧基因的攜帶者。由於根治地貧的唯一方法是做造血幹細胞移植,夫婦倆決定再生一個。可這樣一對地貧基因攜帶者夫婦生下健康孩子的幾率隻有25%;即使新生孩子健康,和兒子配型成功的概率又隻有25%。

為了這十六分之一的希望,李翠萍短短5年,強行在那個“中毒”的子宮裏播下了4次生命的種子,孰料一一染“毒”,她不得不一次次地將胎兒“扼殺”在腹中!她能打破命運的魔咒嗎?

拯救重型地貧兒,再生一個正常孩子

2006年5月,李翠萍漸漸發現三個月大的兒子巢力宏臉色蒼白,腦袋耷拉著,還經常深睡不醒。於是,李翠萍和丈夫巢夥明抱著孩子,來到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檢查。6月5日,診斷結果出來,巢力宏竟被確診為重型(β)地中海貧血!

“這到底是什麼病?我們兒子為什麼會得這種病?”李翠萍夫婦焦慮地問醫生。醫生告訴他們,這是單基因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症,需要終生定期輸血和接受藥物治療才能維持生命,如不治療,患者5歲前會引發腎、心髒等多個器官腫大而衰竭死亡,隻有進行臍帶血幹細胞或骨髓移植才可以徹底治愈,但骨髓配型難,不知道巢力宏能否等到那一天……

醫生的話句句如霹靂,震得李翠萍夫婦天旋地轉。經醫生提醒,夫妻倆趕緊做了一個基因篩查,結果發現兩人都是輕型地貧基因攜帶者。雖然對他們自己生活沒有影響,但兩個地貧基因攜帶者結合,卻把這惡毒的基因雙倍帶給了自己的孩子!聽了這些,這對年輕夫婦抱著繈褓中的兒子,欲哭無淚。

李翠萍1984年出生於南寧市橫縣。她高中畢業便來到廣東省增城市新塘鎮打工。巢夥明1980年出生於增城市派潭鎮,18歲參軍到雲南某部隊服役,多次獲嘉獎,退役後進入新塘鎮公安消防中隊當消防員。

2003年10月初,時年19歲的李翠萍在新塘公園與在此遊玩的巢夥明偶然相識。兩人一見鍾情,很快成了戀人,並於2005年結婚。2006年2月7日,兒子巢力宏呱呱落地,給小家增添了不少歡樂。可誰曾想到,這竟然是苦難的開始!

開始,醫生給巢力宏製訂的治療方案是每月定期輸血,並服用去鐵的藥物。那時,巢夥明每月工資隻有2200元,而因為懷孕生子,李翠萍早已辭工。可兒子每月需要輸血4次,每次250毫升,需要上千元,加上每天需服用兩顆去鐵的藥,一顆79元,這樣算下來,兒子一個月就得花費4000多元。夫妻倆的積蓄不到半年就用光了,他們開始四處找親友們借錢。可借了幾次,大家都知道那是個“無底洞”,對他們夫妻避之不及。為了給兒子賺救命錢,李翠萍隻得把孩子交給婆婆看管,自己則到手機店打工,這樣一個月就多掙2000元了。

2007年年初,巢夥明實在借不到錢了,兒子因為沒錢輸血、吃藥,虛弱地躺在床上,兩眼卻呆呆地看著媽媽李翠萍。那樣子讓李翠萍的心碎得像摔在地上的豆腐。痛苦的她拿起水果刀,要割開手腕,自己給兒子輸血,丈夫猛地打掉了她手裏的刀:“你傻啊,你這樣能給他輸血嗎?”“可我不能眼睜睜看著兒子沒了啊……”這對無助的夫婦抱頭失聲痛哭。幸好,在巢夥明最困難的時候,他的一個做生意的初中同學郝真龍,借了2萬元給他,總算暫時解了燃眉之急!

然而,看著孩子一次次掙紮在死亡線上,李翠萍夫婦痛苦不堪。2007年9月,他倆帶著孩子到南方醫院就診,醫生告訴他們,如果孩子有兄弟姐妹,可用其骨髓或臍帶血幹細胞配型,費用隻需15-20萬元。

聽了醫生的話,夫妻倆決定再生一個。但醫生還是好心提醒他們,由於他們是地貧基因攜帶者,生一個健康孩子的概率隻有25%,而新生兒與巢力宏配型成功的概率也隻有25%,也就是說,他們隻有十六分之一的機會……

“哪怕隻有萬分之一的機會,我們也要試一試!”麵對醫生的風險提醒,夫妻倆堅定地說。由於情況特殊,他們經過申請,很快被批準可以再生一個孩子。2007年11月,李翠萍懷孕了。摸著漸漸隆起的肚皮,她滿是期盼,祈禱肚子裏的孩子健健康康。

4度“扼殺”生命,勇敢媽媽冒險救子

懷孕第二個月,李翠萍做了一個夢,夢見醫生告訴她,她肚子裏的嬰兒是個正常男孩。她高興地把這個夢講給丈夫聽,巢夥明卻隱隱地擔憂,讓她去醫院檢查一下。可懷著僥幸心理,她一直拖著不去。

2008年3月,她回廣西探親,順便去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做了一個羊水穿刺。不料,怕什麼來什麼,檢查結果顯示:她肚子裏的胎兒竟攜帶重型地貧基因!

李翠萍的美夢一下子被擊得粉碎,24歲的她撲在母親的懷裏,哭得像個孩子。最後,由於胎兒已滿5個月,她不得不做引產手術。當時,胎兒在子宮內已較大,骨骼變硬,這與自然分娩一個孩子無異。躺在手術台上,身體的疼痛還是其次,最讓她心痛的是,挽救兒子的希望破滅了!她忍不住悲淚長流。

回到增城後,她發現兒子的病情加重了!由於骨髓代償性增生,導致骨骼變大、髓腔增寬,兒子的頭顱變大,額部隆起、鼻梁塌陷。醫生說,這就是典型的地貧兒外貌特征。而且,隨著年齡增長,他需要的血量越來越大,其病情就像張開血盆大口的怪獸,要將一家人拖入無底的黑洞。很多人都勸巢夥明夫婦放棄,可兒子是他倆的寶,再苦再難也不能放棄呀!2008年4月,李翠萍身體還沒恢複好,就又到手機店上班掙錢。巢夥明除了兢兢業業幹好本職工作外,每天一下班就去擺地攤、打零工,千方百計想辦法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