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婆最早是有個好名字的,很秀氣很有靈性,叫李靛花,後來因為嘴快話多,就被村裏人給生生的改成了李電話了,其實,鄉裏人不說普通話,這個名字和那個名字的區別不大,稱呼嘛,但是問題的嚴重性就在於大家都忘記了她本來的靛花,連村裏的名冊裏甚至都曾多次寫成了“李電話”。當然,老太太也不出村,一般情況下,隻需要個稱呼,不需要那麼正式的姓名的,她的世界隻是從村東頭到西頭,所以人人都知道她,知道村裏有個老太太叫話婆。但很少有人知道她甚至還有個那麼秀氣靈性的好名字。

話婆的話多,這個就有點名不虛傳了,她不論在村東家周圍,還是大老遠顛到村西頭,不管誰家有了點事情,她肯定會馬上散布出去。仿佛不把這個事情說出去,憋到下午或者第二天自己會生病一樣。當然,好事情,說出去人家心裏興許還在感激她。可反過來說,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家家都有那麼點不融洽啊,兩口子鬧個小別扭,婆媳拌個嘴之類的事情,誰家沒有啊。遺憾的是,這樣的事情在這個村裏,隻要是話婆聽見,或者是碰上了,那麼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你都不用想,一頓飯的工夫,肯定傳遍整個村子。

她碰見誰告訴誰,甚至直接到你家的院裏或者屋子裏告訴你這個事情。在她眼裏,仿佛覺得這個消息很重要,你不聽都不行。有時候,你剛好在後院裏的菜地裏忙活,她會很著急的到你家後院菜地的牆頭告訴你:你還不知道吧,老六又和媳婦吵架了,張翠雲都在收拾東西準備回娘家呢……要不,你去勸勸?我也勸不住麼,我上歲數了,拉也拉不動……哎,老六好象昨天晚上和四子幾個在後場上耍了牌。

你要是不關心呢,她已經說給你聽了,你要是比較關心老六兩口子的事呢,她也走了,因為她就知道這麼多。出了你家的門,就聽見隔壁的二嬸看見話婆了,喊叫著招呼,她電話嬸,今天天氣好,趕緊進來坐坐。其實,你不招呼她也要坐一會兒的嘛。她應著聲,屁股落座,就小聲的,仿佛怕誰聽了去似的,給二嬸說:你看老六和媳婦又鬧矛盾了,這次吵的厲害,張翠雲都鬧著要回娘家,正收拾東西呢……你去勸勸吧,我上歲數了,也勸了麼,就是都強的很,拉也拉不動……哎,說是老六這個娃娃昨天和禿四虎子幾個昨天晚上在後場上耍賭著哩……

因為太多次的這樣,大家就都有點怕她,大家都怕她突然把自己昨天或者早上剛做的事情告訴別人,尤其做了點有礙和氣,有礙村規的事情,比如廷廣就比較怕話婆,廷廣這個人呢,別的什麼都還行,就是手腳上不太規矩,也沒做太大的壞事,也就是掏隻誰家的兔子啊,逮隻誰家的雞,其實就是屬於那種嘴比較讒,手比較癢的類型,要讓他偷個牛,估計他就沒那個膽量。

有一次,話婆在廷廣家門前路過,聞見了雞的香味,她就進去了,可能是人老了也比較貪嘴,本來是想混嘴吃的,可廷廣的那個女人是什麼人啊,她到屋裏的時候,盤子早藏起來了。她沒吃上肉,心裏就不太高興,出門的時候心裏幾嘀咕,怕我看見,八成這雞又是從誰家偷的。本來也沒有證據,可這老太太心裏這麼想,到村口大榆樹底下,就給幾個納鞋底的小媳婦就說了,說是廷廣不知道又把誰家雞逮著吃了,剛剛路過碰上了之類的,這些小媳婦家裏都養雞啊,一聽這話就當上心了,回家就去數自家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