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總是讓人感到莫名的愁緒,幾縷的紅楓降落在手心。
目不轉睛的望著它,淚水不禁潸然而下。遠去的時景依然傷懷,宛如逝去的紅顏般。鏡,始終通透如湖水,照射著世間的輪回與憂愁。裂開的風景是如此的慟人,撕碎的楓一般。
而始作俑者又是誰搞得如此痛苦不堪。。
世人皆無力去改變一切隻能依循著。。。。原來,這就是所謂的命運吧,無力去改變卻隻能靜候著它的到來。
湖岸邊上。。
女子,挑染的火紅長發,背著光,手中一個檀木盒緊緊握著。。。。卻依然顫抖。
半掩的長發,遮去了點點的表情,讓人看不清,卻感到這女子的背後,有種哀傷的感覺,那樣的一點點,蔓延開來。
大明王朝
穿著紅衣的女子,靜靜的站在室內的一角,及腰的烏黑長發中帶著點點的紅絲,始終柔順的甩在身後。身前有一枚銅鏡,雕刻著奇異的花紋,又帶了點詭異。。。雙手,原本平坦的手,此刻緊緊的攥了起來。
屋子的前麵,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湖泊,名字被人稱為鏡月湖。因一到滿月之時,湖中的水麵將由原本的圓形,呈現為半月型。因此當地人將此稱之。。。。但是,其實真正的稱謂意義,並非在此,而是在滿月之時,湖中將出現某件讓人震驚的事,一如今夜的涼風襲襲卷來。
傳說,總是讓人質疑,卻又不得不去相信。因為相信,就有了去證實的能力與機會。一名穿白色儒衫的男子,背著簡單的行囊,為了尋找所要之物,匆匆踏塵而來。。。
行囊中帶著一卷畫軸,是張地圖,很簡單的畫著一個湖,湖的正上方畫著奇怪的圖案,有點類似族徽的東西,但又看不出所以然來。他,再一次的攤開地圖看,仍舊不得解。然而某個傳說,告訴他那湖中在滿月之時將出現鏡子,他這次的任務就是在滿月之時取得那枚古鏡。
古書「泊言論」中曾提及過,此鏡名為月鏡也叫挽鏡。上古軒轅帝之四子軒轅僥,為其愛女奉秋所專門雕刻的。於八月十五那日晚上完工,但是在製作過程中,有人在其中加注了玄語使得發生了瑕疵。此為凶鏡,而後,於那日軒轅僥送給了愛女,月鏡在奉秋接過去以後,產生了變化。月鏡轉而攻擊起了軒轅僥,“玄語的特性就是,在物體上加注了以後其特質不改但須以血淚為貢品方能洗去汙靈。”
後來奉秋擋在其父身前擋去了災孽,僅剩一淚痕存在鏡麵,自此以後月鏡成了靈鏡也叫挽鏡,可照出世間百態,包括前世今生。還有另一特征就是可完成三個願望,但是從沒有人真正完成心願過,因為它真正索取的是人類的靈魂,必須有所付出。
傳說很多很多,其中有這麼一個說法。事實又是如何,沒有人能夠真正知道吧。
也曾有人說,奉秋之靈始終在鏡中不滿於當初的死於非命卻無法脫困。
奉秋死後,月鏡被軒轅僥埋沒了百年,始終不得見天日。一百年後被一名叫石緯的男子,所發掘後來輾轉流失,又是一個百年再度消失,始終沒有人發現所蹤。
他,忽然間想起了快離家的那刻間,四弟曾經說過了那麼的一句話。
“此次,路途雖不算遙遠,但是,可能會多桀,不是那麼容易的,假如你真的無法做到的話,那就立刻回來吧。。至少兄弟的命,比較重要。”
他當時似乎未曾在意他說的話,隻是一昧的認為不過是一麵鏡子,沒有什麼關係的,可是現在回頭看,並非是如此的簡單而言了,就像一路上那群尾隨的人一樣,即使得手了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