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是寫給生活的一麵鏡子
創作是寫給生活的一麵鏡子,作者有怎樣的價值觀,就讓讀者看到怎樣的故事。而讀者對故事的認同感,來源於我們對生活共同的向往。
我剛剛拿起筆寫小說的時候,不過初一、初二年紀。那時候都是手抄本,一筆一劃工工整整的寫在筆記本上,充滿了少女類不切實際的幻與愛。我父親見我有這方麵的愛好,就請了一個知名中學語文老師給我做輔導。那位老師對我幼稚、拙劣的文筆並無太多批評,隻是很和藹地告訴我,盡量寫身邊的故事,隻有你親身經曆過,感悟過的故事,寫出來才能打動人。
於是,我寫了很多年的校園小說。
於是,我又開啟了醫療係小說那泛著微微冷光的藍色大門。
就醫療係小說而言,我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我曾就讀於醫學院校,又在全國數一數二的大醫院工作,耳濡目染著隻有醫院裏才會發生的生死時速、人生百態。我撰寫的第一篇醫療係小說就是你們在花火雜誌上看到的《你聽見天空的聲音嗎》,第二篇就是《為安格的雪樣年華》。
無關外界的是非與議論,我們醫務人員對自身的訴求永遠是“自省、慈悲與專注”。或許正是在這麵鏡子下,讓你們可以讀到這麼感人的故事。
七年前,我從醫生朋友那兒了解到,骨髓捐獻的毀約率高得驚人。就算是親戚之間,也有斷然拒絕的,反悔不幹的,伸手要錢的……當我知道由於捐獻者毀約帶給患者的打擊有多麼致命後,我腦海中就浮現出安格這樣一個少年——他一定有著相當吸引人的外表,有著近乎完美的個性以及強烈的求生欲——隻有這樣的生命凋零時,發出的聲音才足夠振聾發聵。
來源於生活的創作,生命力果然是無窮的。
小獅告訴我,《為安格的雪樣年華》連續七年被評為花火最受歡迎的小說,無數的讀者為安格潸然淚下,許多人甚至不敢看第二遍。
正因為此,小獅才跟我約了安格的長篇,也就是你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故事。
我很高興自己在這七年裏並沒有原地踏步,對生活更多的感悟,對周圍人和事的觀察都可以融入故事中,讓它顯得更真實、更感人。我在新版的故事中添加了大量醫院裏的情節,也描寫了數名醫生和護士,這些角色都可以在我身邊找到原型。我也很高興吳子桐這個角色非常受歡迎,因為我本人剛剛成為媽媽,對孩子的那份深切的愛,是我以前領悟不到的。
另一個我非常喜歡的角色是龍天。他雖然在文中的下篇才出場,但其自戀、驕傲、幽默、樂觀的豐富個性讓我這個當媽的越寫越愛。他是典型的醫學精英代表,在我身邊充塞著這樣的個體,所以寫起他來非常順手非常愉快。我已經決定在下一個故事中以龍天為主角,單獨為他開辟一個係列——
故事發生在安格文大結局後,龍天在國外從事國際救援隊工作數年,帶著“神賜的男人”的光環榮耀歸國,卻被神秘的原因發配到遙遠的縣醫院支農支邊。當龍天以落拓浪子的形象出現在縣醫院急診室門口時,翹首期待專家“駕臨”的歡迎隊目瞪口呆,黯然散去……留在他身邊的,隻有一個同樣發配邊疆而哭得梨花帶雨的女博士……
那是全國最好的急救專家與全國最好的外科大夫之間的故事。
那是自省、慈悲、專注的好醫生與自私、冷酷、貪婪的壞醫生之間的故事。
那是龍天、夏荷依、白望等舊人與一群新人物之間的故事。
那是關於地震、洪水、核泄漏等一係列事件中緊急救援國家隊的故事。
那是屬於龍天的神跡。
話題有點扯遠了。
既然我打算給故事中每個人一個未來,那安格呢?我能夠給安格的,又是什麼?
我在上一版的後記裏反複強調,安格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一點都不希望被人們忘記。
無論在夏荷依心中,還是在你們心中。
我極其渴望安格能夠被你們記掛一輩子,記得有一個想要變成樹的男孩兒,在他最美好的17歲年華就離開了我們。
我非常感恩小獅想出了那麼好的一個點子,把勿忘我的花種作為小禮物贈送給你們,讓你們也可以親自去體會生命的脆弱與絢爛,嬌貴與堅強。如果還能通過賣花捐贈這種行為將愛心傳遞下去,是不是就意味著安格終於被我們留在了身邊?
安格語:安格,是angel的變稱。
安格語:我好想變成一棵樹、一朵花、一株草,隻要能看著你就行了。
我祈禱。
Angel一直在。
一直都陪著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