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創業資源環境(1 / 1)

資源是創業過程中的關鍵角色,創業教育之父傑弗裏·蒂蒙斯認為資源是影響創業過程的三個要素之一。正如模型中所提到的,資源是外生因素,這種外生性對於創業過程有非常大的影響,商業機會選擇、企業組織架構、市場開發戰略等都會受到資源環境的影響。創業所需要的資源有很多種,資金、技術、人才、特許權、設備、商業服務等等,環境能否提供充分的資源支持,以及資源本身的質量與價格,會決定創業者的創業安排。資源具有社會性,這種特點體現在,資源要依照特定的方式進行流動與配置,進而形成獨特的資源配置結構,社會製度是決定這種結構的直接因素。創業資源環境可以理解為創業環境所具備的資源規模及其結構屬性。

(1)產權清晰

人類社會存在多重秩序,市場交易、文化、人際交往等各個層麵都有自身的秩序,穩定與合理的秩序維護社會的正常運轉。秩序是對於有關各方利益與對話規則的界定,界定的核心內容則是利益主體的專有權利。如果用經濟領域的概念描述,這種專有權利具有產權的屬性,這樣的表述並不是很貼切,但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形象化的解釋。資源配置秩序是社會係統的底層架構,也是其他秩序得以建立和運行的基礎。產權清晰是資源配置秩序建立的關鍵,喪失產權清晰的資源配置格局所支撐的社會體係是混亂的、動蕩的,這並不是創業者喜歡的環境。另一方麵,創業在一定程度上是資源重新組合的過程,可以想象在一個產權不清的環境裏,具有創新與創業特征的資源組合是何其艱難。

(2)私人利益導向

創業者的熱情是創業過程的根本動力。對於創業的期望,在人與人之間會有差異,有的創業者希望獲取更多的報酬,有的希望得到更高的社會地位,有的希望感受成功帶來的刺激,等等。不論是哪種期望,最基本的一點就是創業者有機會掌控更多的資源。這並不是簡單的事情,而是涉及社會對於資源配置的理解。不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工業革命以前的創業者是缺少安全保障的,他們可能通過奮鬥會取得巨大的財富,但卻麵臨製度的壓力,因為民間資本長期以來是為“官家”所抵製的。工業革命以後的創業高潮及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的創業發展,都說明以私人利益導向的資源配置模式對於刺激民間資本的發展及創業者的熱情具有積極作用。

(3)資源稟賦優勢

有利於創業的資源環境一般具有某種資源稟賦優勢,這種優勢有可能是有形的資源,例如能源產地、原材料產地,有可能是地理區位上的優勢,例如靠近港口、鐵路,有可能是無形的資源,例如技術、專業人才、政策環境。圍繞這種優勢,創業所需要的各項資源會出現分化與積聚兩種態勢,一方麵,隨著經濟分工的深入,圍繞核心資源要素會形成細致的分工體係;另一方麵,核心資源的進一步發展會吸引有關資源的加入,形成更具規模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