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玉米生產大國之一,產量僅次於美國。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深加工產業迅速發展。目前我國已成為味精產量世界第一、檸檬酸產量及出口量世界第一、澱粉糖產量世界第二的玉米產品生產大國。玉米澱粉作為基礎工業原料,隨著澱粉下遊工業的發展,產品需求量逐年增加。玉米蛋白粉及其他副產品也具有很大的功能價值,如將其綜合利用,會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我國玉米澱粉及其製品發展現狀
1.我國玉米澱粉及其製品發展現狀
(1)我國玉米深加工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玉米深加工產品已達200餘種,是我國糧食作物加工中加工鏈條最長、產品最多的品種。目前我國深加工業的產品結構已出現了較大變化,從原來主要以澱粉和酒精為終端產品的初級加工為主逐步向繼續對澱粉再加工的精深加工發展。總體來看,澱粉類產品(含澱粉糖)和酒精類產品仍然是玉米深加工業的主要產品。目前,澱粉類產品(含澱粉糖)約占深加工產品的55%,酒精類產品約占30%,賴氨酸、檸檬酸、味精、玉米油、DDGS(玉米酒糟蛋白飼料)等其他產品約占15%。
(2)我國玉米消費結構的總體情況2000年之後,隨著我國玉米深加工業的逐步發展,玉米深加工業消費量快速增加,所占玉米總消費比例不斷擴大,雖然飼料消費數量總體增長,但所占比例下降。2008/09年度,我國玉米消費中食物消費約占7%,飼料消費約占63%,工業消費約占27%。其他消費所占比例較小。總體來講,玉米的消費中,飼料消費數量總體保持穩定,工業消費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勢頭。
(3)我國深加工業玉米消費量近年出現相對穩定態勢2001/02年度,我國深加工消耗玉米數量約為1250t,2008/09年度,我國玉米深加工消耗玉米量為3850萬t,7年增加了2600萬t,年均增幅為17.4%。
2006年以前是深加工業玉米消費量增加最快的時期,年均增幅達36.1%,特別是2005/06年度,深加工業消費玉米量從上年度的2100萬t猛增至3150萬t,增幅高達50%。之後,隨著國家政策對玉米深加工業的限製與引導,玉米深加工業消費玉米量開始進入相對穩定的時期,雖然深加工玉米消費數量仍然出現逐年上升勢頭,但增幅已明顯下降。2006/07年度深加工玉米消費量增幅為11.11%,較上年度的50%出現較大下降,2007/08、2008/09年度繼續下降,增幅分別為8.57%和1.32%。這說明隨著國家對玉米深加工業的規範與引導,國內玉米深加工業近年來已經出現了相對穩定的發展態勢。
2.我國玉米深加工業主要產品情況
(1)玉米澱粉2000年以來,我國澱粉業發展迅速,根據中國澱粉工業協會統計,2008年我國澱粉總產量為1818萬t,較2007年增加168萬t。我國澱粉生產主要以玉米澱粉為主,木薯、馬鈴薯和紅薯等澱粉所占比例較小。2008年,玉米澱粉產量約為1685萬t,約占澱粉總產量的93%,消耗玉米量約在2500萬t,占國內玉米消費量的17%。我國是澱粉的主要出口國之一,特別是2000年之後,我國玉米澱粉出口量出現了較大幅度增長,2008年,我國玉米澱粉出口量約為45萬t。玉米澱粉是玉米深加工行業的基礎,從對玉米澱粉的再加工情況看,利用生物技術和化工技術主要生產以下幾類產品:一是生產包括乙醇和玉米化工醇在內的醇類產品;二是生產果葡糖漿、麥芽糖、結晶葡萄糖和葡萄糖漿等糖類產品;三是生產賴氨酸、蘇氨酸和精氨酸等酸類產品;四是生產變性澱粉。
(2)玉米乙醇由於玉米是生產燃料乙醇的重要原料,隨著燃料乙醇生產的快速發展,我國加工酒精消耗玉米量快速增加。從2006年年底開始,國家基於對糧食安全的考慮,對玉米乙醇的生產給予限製,玉米乙醇產量趨於穩定。據統計,2008年我國玉米乙醇產量約為380萬t,消耗玉米約1200萬t,約占國內玉米消費總量的8%。2008年,我國燃料乙醇產量約為146萬t,主要是以玉米為原料。目前我國是僅次於巴西和美國的全球第三大燃料乙醇生產國,燃料乙醇正在東北三省及河南、安徽、江蘇、山東和河北等地的27個市推廣使用,並逐漸向其他地區擴展。
(3)變性澱粉變性澱粉是利用物理、化學和酶等手段改變天然澱粉的性質,增加新的性能,或引進新的特性,使其符合各行業應用需要的一種澱粉衍生物。變性澱粉直接以澱粉為原料,產出比為1∶1,玉米變性澱粉是玉米深加工的主要產品之一,也是長線產品,用途較廣,廣泛應用於食品、醫藥、建築和石油化工等行業。目前我國變性澱粉產量超過100萬t,發展前景廣闊。
(4)澱粉糖澱粉糖是澱粉在酸或酶的作用下水解得到的產物,根據澱粉糖協會統計,2008年,我國澱粉糖產量736萬t,而2000年澱粉糖產量隻有119萬t。從產量分布來看,澱粉糖生產主要集中在東北、山東和河北,其中山東產量最大,約占全國澱粉糖總產量的50%。從國家的政策導向來看,澱粉糖的生產屬於玉米深加工行業潛力較大的產品,預計未來產量有可能進一步增加。
(5)氨基酸賴氨酸是玉米深加工的重要產品之一,我國目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賴氨酸生產國。2008年賴氨酸產量為58.5萬t(含65%賴氨酸),同比增長16.59%;累計出口9.21萬t,同比下降37%;進口2.34萬t,同比增加30.98%。預計隨著飼料行業的發展,對賴氨酸產品的需求量將進一步加大。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檸檬酸生產國和出口國,其中85%的檸檬酸以玉米為原料,檸檬酸廣泛應用於食品、飲料、化工和醫藥等行業。2008年我國檸檬酸產能約為110萬t,占世界的70%左右,年產量80萬t,年出口量達60萬t,占世界貿易量近70%。從目前情況看,我國的檸檬酸仍然產能過剩,安徽、山東和江蘇等地是我國檸檬酸產能較為集中的地區,安徽的豐原集團是我國規模最大的檸檬酸生產企業。
(6)化工醇化工醇產品是我國玉米深加工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生物基化工醇是以玉米等為原料開發石油化學品替代物,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農業資源替代石油資源。我國市場每年化工醇需求量為320萬~330萬t,進口量約230萬t,以玉米生產化工醇有助於減少對石油的依賴,減少石油進口,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國內石油供應壓力。從目前情況看,長春大成集團是世界上最早掌握用玉米為原料生產化工醇的企業。2008年10月,世界首條20萬t玉米化工醇大規模產業化生產線在長春大成集團建成投產。長春大成集團的百萬噸生物基化工醇生產線也於2011年建成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