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繼承人的問題才是大問題(2 / 2)

在郭洛的提醒下,陳應反而不著急走了。

他裝作有意無意,朝著坐在隔壁望去,陳應頓時感覺到了不同,這八名挑夫身上都帶著濃濃的殺氣。雖然這個時代,敢在絲綢之路上行商的人,手上幹淨的沒有幾個,可是這八名挑夫身上的殺氣太重了一些。

特別是烏黑的扁擔,嶄新的短衫,給人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其中一名挑夫趁著薛家娘子前來招呼客人的時候,朝著薛家娘子的臀部摸去。

薛家娘子應付這種場麵也是綽綽有餘,身子如同水蛇一般一扭,那名漢子一手抓空,引得周圍莽漢們一陣哄笑。

雖然失手了,那漢子也不在意,眼睛肆無忌憚的瞄向薛家娘子。

陳應看著準備出手的周青,壓低聲音道:“算了,你在這裏管得了一時,也管不了一世,得罪了這幫潑皮,除了給薛家娘子圖增麻煩!”

周青憤憤坐下來。

就在夥計上菜的時候,那名漢子突然伸出腳,夥計不備,被拌倒在地上,手中的托盤,甩向前方,無巧不巧的砸向陳應旁一名一看就知道是有錢人的身上。

那名身穿著錦袍的貴客看著身上的油汙,指著夥計吼道:“彼其娘之,這是某家新買的許都曹記的長衫,你賠……你賠!”

幾名挑夫在一旁起哄。

大廳裏亂成一團。

陳應臉上的笑容越來越深,他終於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

扶桑大唐與大唐采取同樣的建製,以十六衛大將軍,遙領天下諸府。水師則直屬皇帝李世民,如今水師部隊,基本還是張仲堅時期的老底子,共有大小戰艦一千餘艘,其中主力戰艦為四十四艘橫洋舟改裝的遠洋戰船。

兵力約為四萬人馬,雖然兵力比大唐稍弱。然而,要依靠這四萬水師,撕開大唐的海疆防線,未必不能辦到。不過,僅僅依賴扶桑大唐水師的力量,後繼乏力。

扶桑大唐距離大唐實在太遠了,李世民在海上遠程投送兵力的能力有限,在撕開鎖海防線之後,最多可以投送八萬府兵,這已經是李世民的能力的極限。作為大唐開唐之初的三駕馬車之一,李世民自然也是知兵的,他非常清楚。扶桑唐軍的戰鬥力,遠遠沒有辦法與大唐相比。

都說窮山惡水出刁民,同樣,戰鬥力彪悍的將士,多出自苦寒地帶。可是,扶桑大唐卻是一個比江南更繁華的溫柔鄉。

扶桑大唐的氣候溫暖,雨水充沛,最重要的是物產豐富,玉米,紅薯、土豆等高產農作物,最關鍵的是,在扶桑大唐的南方,李世民的人還意外發現一種樹,這種樹屬於灌木,一植最高可以長達兩三丈,關鍵是樹幹會流出類似於雜糧麵攪拌而成那種粘稠糊糊,雖然口感不佳,關鍵是可以抗餓,而且產量極高,一株就可以弄出兩三鬥麵糊糊。

其實,李世民並不知道,他遇到的其實是後世畝產高達五噸的澱粉樹原種。正是因為這種原因,扶桑大唐的土著們根本就不需要種地,隨便往樹林裏一鑽,就可以弄到足以果腹的食物。各種水果應有盡有。

正所謂有得必有失,扶桑土著雖然獲得天賜膏腴之地,不愁食物來源,所以他們都非常安逸,根本就沒有什麼進取精神。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吃飽喝足後,躺在太陽底下曬屌玩。李世民是不知道,如果他知道的話,就會發現,此時的扶桑大陸,跟後世黑人一個尿性。

人不行,又懶惰又沒有組織和紀律關鍵,言語又不有互通。這都是李世民最為迫切的問題,李世民也想過學習張仲堅,從大唐過來人口。

不過,這樣問題也是不少。大唐朝廷考核官員的績效指標就四樣,人口、賦稅、教化以及田畝。數量少了還行,數量隻要多了,肯定會提前驚動大唐朝廷。論戰爭動員和戰爭潛力,大唐是扶桑大唐十倍也不止,除了糧食這一塊,李世民對比李建成,並沒有任何優勢。一旦讓大唐完成戰爭動員,李世民沒有半分勝算。

李世民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並不想過早李建成的重視。

可是有一個問題,李世民不得不著手解決,那就是繼承人的問題。

李世民在扶桑大唐不是沒有兒子,他以扶桑大唐生了十一個兒子七個女兒,關鍵是這些都是庶出,而且血統混雜。

李世民絕對不願意把皇位,傳給這些半土著的兒子們,他冒著被李建成發覺的危險,武力搶走了李承乾、李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