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一個魔咒,陳郎,這個魔咒沒有人可以打破了!”李秀寧現在終於想明白了問題真正的核心所在。所謂的盛世,不過是人口數量與土地承受能力達到均衡的一個時期而已,與君王賢明與否無關。
隻要人口增長的速度不超過土地承受能力的極限,就算是一頭豬,也能開創一個盛世王朝。就好比司馬炎,他英明嗎?他聖明嗎?他不英明,因為區區一個禿發部不過三萬丁口的禿發樹機能在秦涼肆虐十數年,連殺朝廷四個將軍兩個刺史,製定的一係列愚蠢的國策,更將華夏帶進了深淵。然而史書上仍稱其為“太康之治”,真是滑下之大稽。
反過來,一旦人口數量超過了土地承受能力的極限,有限的土地再也養不活那麼多人了,就隻好來一場人為的大滅絕,將人口數量強行削減到一個比較低的水平,相當於係統清零,重新來過。幾千年來,全世界都在重複著這個過程,不同的是我們大亂之後總是能大治,而有的地方大亂之後就是沒完沒了的亂,持續上千年都不消停而已。
李秀寧在陳應的提醒下,終於穿透了層層迷霧,看透了事情的本質。她慌了,她害怕了,她的聲音不自覺的顫栗起來:“陳郎,真的是一個魔咒,強秦是如此,強漢也是如此,前隋也是如此!”
或許有人會奇怪,李秀寧為什麼這樣。因為秦國的根本核心在關中,在於八百裏秦川,隨著秦軍橫掃山東六國,秦國出現無數因軍功封爵的將士,不更就要封四傾土,大夫五傾,官大夫七傾,公乘二十傾。在橫掃六國期間,大秦軍中將士那是大夫多如狗,公乘遍地走。可是關中的土地是有限的,一個公乘就是二十傾兩千畝,加上關內侯九十五傾,這就是九千五百畝,關中的土地不夠分,將士立功之後沒有得到獎勵,轉而秦朝軍爵製度崩潰,別秦二世不行,就是他有秦始皇的本事,也一樣歇菜,因為大秦的根基就是百萬秦軍將士。
因強而亡的還有強漢,東漢末年的諸侯,比如丁原,比如公孫讚,還有董卓,他們都可以一隅之地,壓著諸胡打,可是漢朝還是走向崩潰,就是因為土地兼並,讓將士不認同朝廷,讓百姓不認同朝廷。
陳應信誓旦旦的道:“不,我可以的,這個魔咒是可以打破的!”
“你怎麼可能打破,土地是有限的,人口隻會越來越多,直到把帝國壓垮!”李秀寧眼前仿佛出現了血與火,每一個亡國的王朝,最悲慘的其實還是皇族。楊廣的長孫燕王楊倓在江都之變中,被宇文化及所殺,時年僅十五歲。次孫楊侗被王世充所殺,時年十五歲,代王楊侑暴斃,時年十四歲。最慘的是楊廣的兒子楊杲,他死的時候隻有十二歲。楊廣的兩個女兒,除了南陽公主先下嫁宇文士及,次女楊曦被李世民強納為妾,時年不過十三歲。
李秀寧自然知道楊曦肯定不會心甘情願委身給李世民,然而大勢麵前,她一個女子,除了認命別無他法。李秀寧仿佛看到了若幹年後,大唐帝國也轟然倒塌,李唐宗室男丁,被人像殺雞一樣割掉腦袋,女子則被人壓在身下,痛苦地呻吟……
這是魔咒,
這也是宿命。
這是榮耀,
也是悲哀……
李秀寧眼睛裏布滿了水霧。
陳應將李秀寧輕輕摟在懷中,他的手輕輕撫摸著李秀寧的後背,勸慰道:“別怕,莫怕,有我的呢!”
李秀寧搖搖頭道:“我真的怕,也不知道父皇這麼做是對是錯……”
陳應道:“要解決這個問題真的不難,有很多種辦法。”
李秀寧吃驚的望著陳應,這個近乎無解的難題,她想破了腦袋也沒有想出來,可是陳應居然他有很多種辦法,這讓李秀寧感覺有點難以置信。
陳應不置可否的道:“帝國不管是盛世還是末世,問題根子都在土地身上!如果我們能夠提高作物的產量,用更少的土地養活更多的人比如,大唐的一畝地可以產十石或者二十石糧食。””這怎麼可能……”李秀寧剛剛完,突然想起之前她長安城外清林裏見過的那種讓人惡心的東西,據就是所謂的化肥?李秀寧問道:“是化肥嗎?”
如果陳應所,李秀寧決定馬上回去之後,無論如何也要讓李淵全麵推廣那種化肥使用。
“是!”陳應道:“化肥是可以讓莊稼增產,可以增產五倍,或者十倍,但是絕對無法增產二十倍,這就需要重新培育種子。”
李秀寧疑惑的道:“種子還需要培育嗎?”
陳應微微一笑道:“種子其實跟人一樣,有遺傳基因。比如人們常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生來會打洞,就是這個道理,哪怕是一個醜八怪,如果與一個極品美女結合,生出的孩子,一半幾率會變得漂亮。種子也是一樣,大自然是非常殘酷的,在優勝劣汰之下,好的種子隻會越來越好,而差的種子就會越來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