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意想不到的官(2 / 2)

隨著這個馬口鐵的產量增加,煤球爐變得更加搶手起來。一隻煤球爐可供五口之家生活需要,關鍵是塞外苦寒,在寒冷的冬季,帳篷裏依舊如冰窖一樣寒冷,一隻煤球爐放進去,接好排煙煙囪,整個帳篷裏立刻變成溫暖如春。

更為難得是,煤球生火,相對牛糞、馬糞幹淨得太多了,一隻煤球爐一隻羊的價格絕對便宜到家了。

陳應其實不知道,這種在後世爛大街的破玩意,居然多換一隻羊,如果後世的商人敢把一隻煤球爐賣到一隻羊的價格,估計會被人罵死。但是依靠這個種煤球爐,僅僅冬,靈武十八鎮就完成了從貧困到康的轉變。

李淵發現靈州的變化不止於此,而且還有大量的鋼鐵產出,這些鋼鐵李道貞倒是分得清輕重,寧願便宜賣給朝廷也沒敢賣給突厥人,以近乎低於市場價一半的價格賣給朝廷,李淵也非常開心。

得知靈州的變化是因為陳應而產生的時候,而且長安城外,陳應正在大興土木,李淵就想著把河南郡這塊土地肥沃,人口相對而言更為稠密的地方交給陳應治理。至於治書侍禦史的官職,這是讓陳應擁有直奏中樞的權力,也可以管理下麵各縣不聽使喚的縣令、縣長。

陳應其實怎麼也沒有想到,他居然得到到了這麼一個官職,也算是意外之喜。

陳應相信一點,水至清則無魚。借著這個機會,陳應讓人給文征明與安興二人各送黃金百兩,當然再多了估計他們也不敢收。一千貫多不多,少也不少,正好合適。

“楊郎中、安觀軍容使遠來辛苦,來喝杯茶暖暖身子。”陳應微微一笑,衝帳外親兵道:“把我從桃林帶來的土茶沏上兩碗。”

喝茶,幾乎成了陳應送禮時的暗號。

特別是安興,聽到陳應讓人奉茶,眼睛立刻就閃出了綠油油的光芒。他早就聽中常侍陳齊講過,陳應是一個非常夠朋友的人,隻要把他當朋友,他從來不會虧待朋友。安興自然明白陳齊這是在隱晦的告訴他,陳應與他的關係不錯,識相點可以得到好處,不識相,哼哼。

唐朝的一斤,相當於後世的八百克。一百兩約等於後世的五千克,莫約十斤的樣子。別以為十斤黃金擁有多大體積,黃金的密度是十九點三,也就是十九點三倍的水。十斤黃斤的體積大約相當是二百五十九毫升水的樣子。

大體相當於後世的一盒牛奶。

文征明不懂啊,還他以為真的是水,用一隻手一接,差點脫手。文征明打開茶碗蓋,發現裏麵放著一錠黃金,疑惑的望著陳應道:“陳大將軍,您這是什麼意思?”

安興則“咻”的一聲,將黃金收入大袖之中,一看他這個動作就知道是輕車熟路。

陳應哈哈一笑道:“沒什麼,也就是意思意思!”

文征明道:“下官不懂陳大將軍是什麼意思!”

陳應道:“一點意思,意思意思!”

文征明道:“這怎麼好意思啊!”

漢語的博大精深,這一刻阿史那思摩算是徹底服了。他的漢語本來不錯,至少可以毫不費力的聽懂對話,甚至還可以拽兩句成語,可是聽著陳應與文征明意思來意思去,他一下子懵逼了。

安興看著二人推辭來推辭去,不由得摸著鼻子道:“文郎中,我看你也不要拒絕陳大將軍的美意,反正一杯茶而已,打不得緊!”

如果文征明不收,那麼他也不敢收。可是安興與文征明不一樣,他好不容易撈到一個外放的機會,這本來就是趁機撈錢的,一百兩黃金,一千貫錢,這可是他在黃宮之內二十餘年的俸祿,如果文征明敢給他攪合黃了,他發誓一定要文征明好看。

文征明還想再推辭一下,可是看到安興那如同殺人般的目光,隻要順水推舟。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得罪了安興,也沒有他的好日子過。

看著二人收下了自己的賄賂,陳應也沒有開心。畢竟,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什麼事情都是可緊可鬆,如果按規章製度去辦,那就什麼都不用做了。陳應下令犒賞三軍,翌日正式進攻函穀關。

ps:昨有些發力過猛,今腦袋暈暈沉沉。弱弱求一下月票,雙倍期間,機可不失,失不再來。閱讀最新章節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