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章被遺忘的大唐海軍(3 / 3)

如果仔細看的話你就會發現,這哥們那張臉已經變得跟他的衣服一樣白了,兩條腿抖得比彈棉花還要厲害……

尋相的三十七艘戰艦損失了足足二十九艦,打到這個份上,任何一支艦隊,撤退是必然的,然而,尋相連續換了三艘旗艦指揮,依舊沒有半點想要放棄的意思。

可是,損失了近半遠洋戰船的李承乾畢竟隻是一個毛孩子,他的內心最先崩潰了。

在部下的半推半就之下,李承乾撤退了。

隨著李承乾撤退,其他扶桑水師也跟著撤退,燕子磯水戰漸漸落下帷幕。

這場戰鬥沒有勝利者,尋相的三十七艘戰艦,最終僅四艘跌跌撞撞的返回,而李承乾則損失超過三百艘戰艦,至於火船則多達百艘之多。

……

沿著馳道一路南東,抵達酇城的陳應與蘇定方會師。

望著密密麻麻如同螞蟻一般密集的唐軍大營,陳應以及所有唐軍將領都神情嚴峻,沉默不語,。

隻有何月兒依然帶著一絲玩世不恭的笑容,看著陳應笑道:“就要與扶桑聯軍決戰了,堅張嗎?”

陳應滿臉苦笑道:“不緊張的不是白癡就是缺心眼,我兩樣都不是,當然緊張了。”

何月兒:“其實你完全不用緊張的。我算是看透了,這一切似乎都是注定的,緊張也沒用!”

看著何月兒這個似乎從來沒有露過怯,而且神經粗大如鋼鐵的女人這個樣子,陳應不禁啞然失笑。

何月兒一本正經的道:“你還別笑,我的都是真的!”

“好好好,我相信你的都是真的……或許這一切冥冥不真的早有定數了,我們緊張也沒用,唯有拚死一搏,殺他個血流成河,看看這個一心把人往死裏逼的老能否開開眼,給我們一絲活路罷了……”

陳應完,他的眼神深邃的望著南方的夜空,似乎想要穿透層層迷霧,看到長江上的戰鬥。

長江上的戰鬥本身,陳應其實並不擔心,一時失利也不代表什麼。在重建戎州造船廠之後,巴蜀在上遊,擁有了完備的造船工業體係。

其實,巴蜀造船業並不比江南差,甚至可以更高。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水軍最為強大,而秦國僅在黃河河曲一帶有少部分戰船。因此秦楚交戰,楚國水軍往往利用其境內眾橫交錯的河道,襲擊秦軍。為徹底解決這一問題,秦惠王決心組建秦國水軍。在收編原巴蜀水軍的基礎上,秦國在巴蜀建立造船廠,大量建造戰力極強的樓船、鬥艦,列裝秦國水軍。由此,秦國水軍建製開始成型。

公元前79年,白起統帥秦國步騎沿陸路進攻楚國郢都。與此同時,司馬錯由巴蜀出發,統水軍十萬,大舶船萬艘,米六百萬斛,沿涪陵江攻打楚國黔中。在秦國水路聯合的強大攻勢下,楚國喪失大片國土,被迫遷都陳城。自此,秦國水軍威震諸侯。

現在戎州(今四川宜賓)的造船廠,已經陸續列裝大型鬥艦,在火箭彈的助力下,拚消耗,絕對不怕。

因為李世民為了控製長江水道,必須從遠洋艦隊抽調遠洋戰艦,一旦抽調越多,大唐水師在遠洋之戰中的優勢將會更加明顯。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要看李世民的魄力是不是足夠大,能不能舍棄一切,不顧長江戰勢,全線推進,那樣以來,反而不好打了。

在這樣大規模的戰鬥中,其實伏擊以及局部的優勢,已經不重要了。就算殲滅李世民數千上萬軍隊,對他而言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

……

臨淮城,李世民終於接到了長江燕子磯的戰鬥結果,這場結果他並沒有太過意外,曆練李承乾的心思大於戰鬥本身,而且這場仗準確的,損失雖然大了一點。不過卻奪回了暫時性長江控製權。

然而,李世民內心中卻有一股莫名奇妙的不安。

他不出哪裏的問題,可是這股不安卻越來越強烈。

杜如晦突然道:“陛下,多久沒有大唐水師的消息了?“

李世民搖搖頭道:”自東海之戰後,已經大半年沒有消息了,現在也不知道他們到了哪裏!“

”不好“杜如晦道:”他們莫不是去了扶桑?“

李世民搖搖頭道:”我們幾乎把扶桑搬空了,那裏的金礦、銀礦也全部分給了世族門閥,就算他們的水師去了扶桑,有的是人跟他們拚命!再了……“

到這裏,李世民的臉色變得極為難看。

扶桑大陸非常大,光靠大唐水師那幾百艘戰艦根本就吞不下來,有可能會撐死。

可是,遠洋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