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終於想通了(1 / 2)

第一五八章終於想通了

跨過大海,重新回到陸地上。

陳應依舊沒有想通李世民的底氣到底在哪裏。

如果李世民沒有絕對的把握,他絕對不會產生反攻大唐的心思,更不會產生這樣瘋狂的念頭。

當所有人不看好李世民的時候,他居然還信心實足。那麼他肯定有所依仗。

當在登州的時候,陳應遇到了一個本不應該出現的人。

馬周,他此時應該是安西大都護府的大司馬,負責管理整個安西。他同時也是陳應放在安西的最大底牌。因為馬周在安西,哪怕陳應不回去,他依舊可以通過馬周的手,全麵掌控著安西。

陳應望著馬周,頗為意外的道:“你怎麼來了?因為鐵路?”

“正是,陛下下旨,征辟門下為鐵道部尚書!”馬周苦笑起來。

李建成的聖旨非常突然,他無奈之下,隻得借病遁。使無奈而返,而馬周則乘坐火車,一路從安西抵達登州。

如果不是陳應從平壤前線反悔,馬周已經踏上了平壤的補給船。

陳應想了想,望著馬周問道:“你怎麼想?”

“門下沒有想法,若是主上讓門下去鐵道部,這個鐵道部就是主上的!”馬周笑道:“若是主上想掌探安西,門下就在安西不動!”

陳應沉吟起來。

鐵道部,也是後世的鐵老大。其中的能量和價值,陳應自然清楚。如今大唐的馳道雖然修建了兩萬餘裏,比起後世連十分之一都不到。掌握全大唐的鐵路交通,等於攥住了一座金山。

當然,安西也非常重要。

安西的價值更大,特別是安西儲藏的黃金、石油、然以及各種礦產資源,現在大唐已經進入蒸汽時代,按照大唐工匠的鑽研勁頭,發明內燃機也絕非沒有可能。到時候,擁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那才是掌握了所有人的命運。

所舍必有得。

相對而言,陳應放棄安西,拿到鐵道部,都是各有利弊,各有優劣。

陳應不知道怎麼去選擇。

“頭疼啊!”陳應痛苦的呻吟著,就像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原以來,自己擁有著穿越人士的優勢,可是在麵臨選擇的時候,他一樣頭疼萬分。

陳應想控製著安西,更想成為鐵老大。

就在這個時候,陳應突然想起一個後世的段子。一千塊錢和一個漁具,問一個人會如何選擇。當然選擇魚和漁都是各有所得。

陳應恍然大悟,為何不能既選魚和漁同時握在手中。

想到這裏,陳應望著馬周道:“安西大都護府,誰可以替代你。”

馬周聽到這話,已經明白了陳應的選擇。

安西要,鐵道部同樣也要。

馬周想了想道:“背嵬軍統軍劉統,他是主上門下,忠誠不用擔心,能力也毋庸置疑。”

陳應道:“如此也好,你出麵舉薦劉統為安西大都護,張士貴擔任大都護府大司馬,張懷威……讓他調回長安,出任右武侯衛大將軍。”

……

從登州抵達長安的馳道早在開元五年已經全線貫通。不過,隨著蒸汽機火車的出現,此時的大唐馳道已經有了後世鐵路的雛形。

此時路中央的雙線鐵軌,早已被水泥石台隔離開來。高約六尺的石牆,雖然不能完全隔絕人流,至少可以避免畜生突然闖進鐵道上,造成危險。

而疏勒學院的蒸汽機學院,已經完全從疏勒學院分離出,開始成為火車製造廠。李建成同樣也是大手筆,他分別在長安和洛陽分建了兩座火車製造廠。

此時,大唐鐵路線上運營的蒸汽機火車已經多達一百多列,運輸能力大大提高。

陳應沒有在登州停留,而是沿著登州一路西進。

在這個火車上,又讓程處嗣驚訝萬分。因為這個火車,足足滿載了陳應的親衛折衝府,以及全部裝備,還有四列火車專門裝載了一千多石糧草。

最讓程處嗣感覺震驚的還是速度。

登州到陳留足足一千七百餘裏,在六次停靠加水加煤之後,僅僅用了十個時辰,就抵達了陳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