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姚大人的真實用心(2 / 2)

我看了看那位葛將軍,身為武將,卻沒有臨戰的氣場,看來更像是個守城之人,不像銳意進取的將領。唔,可能是類似於李廣一類的將軍吧。

果不其然,他說道:“士氣固然重要,可我朝將士久無應戰經驗,隻恐實力稍遜。”

姚大人站起身來,慷慨激昂地說道:“葛將軍此言差矣,久無經驗就是永遠不去迎戰的理由嗎?若是如此,是不是北狄打來京城,我們都要一直退避呢?”

眾人聞言嘩然,看得出來,很多人倒向了主戰一邊。

葛將軍回答說:“並非不能戰,隻是時機不適合。如今已是夏末,接近秋天,草原上冬季來得早。我朝將士不適宜在秋冬季節作戰。”

姚大人冷笑道:“照將軍所言,我們應該一直拖到明年開春才應戰了?”

葛將軍道:“正是。”

“可笑!”姚大人說道,“不是我們不應戰,北狄就會不動手的!何況,天氣寒冷,盡可以補足冬衣,這又有什麼問題?”

我心裏暗自搖頭,一戰和二戰時,德國人進攻蘇聯就是在冬天吃盡了氣候的苦頭。這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他們兩次世界大戰的失敗。

戰爭嘛,天時地利人和,占兩樣才能有較大的勝算。如今天時地利皆被北狄占去。我方縱然皇帝禦駕親征也隻能在人和上稍勝北狄。事實上還不一定,因為北狄的士兵要更優秀一些。

葛將軍的擔憂是對的,最好是能拖到明年開春再戰。那樣的話,天時他們不占優勢;地利的話,我們可以用這半年來惡補研究草原地形,不至於輸的太多;人和嘛,這半年加緊操練士兵,更兼各種激情演講鼓舞士氣,也能占點上風。如此一來,我們才有較好的勝算。

我漸漸明白了一貫媚外的姚大人為何變成一副錚錚鐵骨的樣子,原來他是想要神州敗績!那他為何要極力攛掇皇帝禦駕親征呢?須知戰場刀劍無眼,很可能皇帝會受傷甚至駕崩。

一個可怕的念頭逐漸浮上心頭:姚大人,他是想借蒙狄之手弑君!

他為何要這麼做!皇帝死了對誰有利?

兩種可能:一、蒙狄指使的;二、太子指使的。

皇帝死了,北狄肯定得利。同時,太子便可以即位了。畢竟這位太子從6歲時開始做太子,做到現在已經30歲了,還沒即位。須知當年康熙的那位太子就因為久久不能即位而對康熙心生怨恨的。個人覺得不大可能是其他皇子,因為皇帝死了,即位的最有可能也是太子。

我隻能看到前排太子的背影,無法看到他的神情。不過久聞太子陰鷙驕橫,他若是做出這種事來也不是沒可能。

我一時走神已經錯了一段精彩的論戰,等我回過神來的時候,皇帝已經同意了禦駕親征。

回去的路上,我坐在欽天監李大人的轎子裏,目睹了真正的李大人被貼了人皮麵具,與慕容凜一起走進來坐好。接著慕容凜又和我一起出了轎子。

盡管有些折騰,可我實在很慶幸,沒有錯過一次如此精彩的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