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2 / 3)

一個月來,為了照顧好母親,每天晚上我在醫院陪護母親。夫妻倆日夜輪班照料母親,沒有覺得苦和累,也沒有任何怨言,因為母親為家庭、為兒女,辛勞了一生。現在,母親重病住院,我和妻子全力以赴地救護,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義不容辭的。

用妻子的話說,此時不竭力救護和孝敬母親,更待何時?今年8月22日,是她的父親我的嶽父過世十周年的忌日。“子欲養而親不待”啊,她痛失父親的心理傷疤,至今都不能揭,一揭她就淚流滿麵。她多次深有感觸地對我說,作為兒女,如果等到想為父母盡孝而不能的時候,那就悔之晚矣!18:57,收到妻子短信:“剛才正看中央電視台10台科教頻道《健康之路》節目時,媽的腹部又脹又疼,脾氣霎時又急躁起來,就差罵人了。我迅速叫來值班醫生!值班醫生為了給媽止痛,讓護士給媽注射了一針曲馬多,媽才感覺好了一些。值班醫生也隻能如此。”19:04,收到妻子短信:“媽疼痛的時候,與2號床小男孩一樣不好照顧,巴望病房所有人都不發出任何響聲,包括電視聲音和2號床與3號床兩個小男孩玩遊戲的聲音!媽不疼痛的時候,心情很好,表揚病房的每一個人。也許老年病人的心理大多是這樣吧!下午,二妹來電問我,媽究竟得了什麼病?什麼時候出院?什麼時候回家?我回答不了。您勸二妹別著急,我已有長期陪護的心理準備,我會永遠和您一起,精心照顧好媽。但願媽早日康複!”看到妻子以上兩條短信,回複:“飯菜已經弄好,我吃完飯、洗完澡,速趕來!”19:15,吃完晚飯。19:30,我正準備洗澡,家中的門鈴響起。我拿起對講機,問是誰。

保安說,是你妹子來了。三妹匆匆地上樓,走進家門,說,她今晚來照顧母親。我說,你怎麼又不與我們聯係就跑來了。我正準備出門給母親和大嫂送飯去呢。晚上母親有我照顧就行了,你早點回去。三妹知趣地說,那我走了。19:45,洗完澡,拎著飯菜,在小區門口攔了一輛出租車,趕往醫院。19:58,到達中南醫院門口。下車後,幾縷南來的風,裹著白天暑熱的餘威,拂在我身上,沒有絲毫的涼意。抬頭仰望,清麗的彎月,高掛在湛藍的夜空。月亮的西北方向,一顆晶亮的星星,像是呼應著月亮的輝光,不停地閃爍。20:06,來到母親病房。母親睡著了。3號床小男孩仍在玩手機遊戲。3號床小男孩的母親倚在床頭,看著中央電視台8台電視劇《非緣勿擾》第24集。2號床小男孩躺著,興奮地玩著母親下午買來的托馬斯越野車玩具,臉上蕩漾著滿足和快樂的笑容,恬靜可愛,與他大哭大喊疼痛瘋鬧的時候,判若兩人。2號床小男孩的媽媽說,她下午坐出租車到水果湖,到處尋找玩具店。好不容易花60元錢,買到這兩個托馬斯越野車玩具,比昨天給兒子買的一套衣服還貴。此時此刻,2號床小男孩將兩輛小車拿著,當寶貝一樣愛不釋手,高興得像沒有病痛一樣。20:30,住院部外科樓一樓大廳有些熱鬧,平常空著的椅子上,坐滿了納涼的人。今天39℃高溫,一些怕熱的人感覺一樓大廳空調效果好,溫度相對低一些,都不約而同地待在這裏,既能享受涼爽,又可與其他病友聊天……一樓大廳顯得比原先的夜晚熱鬧,聲音在空中不停地回蕩。21:00,回到母親身邊。扶母親上廁所。給母親衝藥喝。21:18,到護士台,向護士借輪椅,準備明早推著母親到門診大樓做心電圖。推著輪椅,在走廊裏,發出哢哢哢的刺耳響聲。我問值班醫生和護士,輪椅怎麼這樣響啊。他們說,不知道,讓我先推去占著,免得別人推去了,連這個發出異響的輪椅都沒有。護士補充一句說,明早我如果能在別的科室借到好一點的輪椅,再通知你換。我無可奈何地推著這輛發出哢哢哢聲響的輪椅,回到母親病房。21:30,醫生值班室,與值班醫生聊天。談我母親病情、手術過程、結果、治療……值班醫生說,他是科室主任的研究生,現讀研二。他談了在這裏實習的感受、今後畢業的去向、找工作、戀愛、結婚、買房……22:00,母親睡著了。我又來到一樓大廳散步,打開收音機,收聽湖北人民廣播電台湖北之聲《今夜不寂寞》之“交友良緣”。主持人開場白:有關研究得出結論,戀人身高相差13厘米,是接吻最佳高度和距離……緊接著,主持人公布了熱線電話,與聽眾聊天,提供交友方式……22:22,一樓大廳突然開進一輛載滿貨物的摩托車。騎車人下車,才發現是前些天那個送貨的中年赤膊男胖子。他來給自動售貨冷飲機換貨,加貨,調整貨。他主動問我,這麼晚了,怎麼又遇見你在一樓散步?我說,想活動一下身體嘛。他一邊幹活,一邊情不自禁地唱著:“悠悠歲月,欲說當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難取舍,悲歡離合都曾經有過,這樣執著究竟為什麼……”他這種累中取樂、開朗快活的心態,值得我學習。22:45,一樓輸血科發血室窗口,來了兩位取血護士。兩位護士迅速辦完手續,匆匆忙忙地走了,拿血救命要緊。23:00,躺在折疊床上,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經濟之聲《財經閱讀》節目。今晚由劉靜主持。她談到今天央視發布了馮小剛導演2014春晚的新聞,人們對馮小剛寄予太多的希望,希望馮小剛能以他獨特的馮氏幽默,嚐試改革創新,挽救央視春晚困局。劉靜朗誦了一篇《好桶與破桶》的文章,給人以啟發。一位挑水夫,有兩個水桶,分別吊在扁擔的兩頭,其中一個桶子有裂縫,另一個則完好無損。在每趟的長途挑運之後,完好無損的桶子,總是能將滿滿一桶的水從溪邊送到主人的家中,但是有裂縫的桶子在到達主人家時,卻隻剩下半桶水。兩年來,挑水夫就這樣每天挑著一桶半水到主人家。當然,好桶子對自己能挑滿整桶水到主人家感到無比自豪。破桶子呢?則對自己缺陷感到非常的羞愧,它為隻能負起一半的責任,感到非常難過。飽嚐了兩年失敗的苦楚,破桶子終於忍不住,在小溪旁對挑水夫說,我很慚愧,必須向你道歉。挑水夫充滿愛心地說,我們回到主人家的路上,隻有你的那一邊有花,好桶子的那一邊卻沒有開花呢!我明白你有缺陷,因此我善加利用,在你那邊的路旁撒了花種,每當我從溪邊挑水過來,你就一路替我澆了花!兩年來,這些美麗的花朵裝飾了主人的餐桌。如果你不是這個樣子,主人的餐桌上就沒有了好看的花朵了!這是一個寓言故事,它給我們的啟示是,每個人都有缺點,看你如何運用。這位挑水夫真的很厲害,他善於利用破桶的缺點。與做人做事一樣,其實也要善於利用自己的缺點。當缺點可以利用時,你反倒不認為它是缺點了,所以人與人在一起,不能隻看別人的優點,在意別人的缺點,應該去包容他人的缺點。一篇《日本式勤奮中的水分》的文章介紹到:日本人“勤奮”在世界上算是聞名遐邇。有人說他們習慣了幹活加班,不知疲憊。有人說他們隻知道工作沒有生活,每天過得仿佛螞蟻。後來,人們漸漸地發現這“日本式的勤奮”其實也摻了不少水分。整天“勤奮”地在公司工作,加班是“正常現象”,家庭中就形成了一種普遍的思維:如果某人不加班,就說明他不被公司看重,說明他的工作不好,職位岌岌可危。所以,很多早下班的上班族就麵臨一個麻煩:如果早回家,太太就會為自己擔心,怕自己在公司混得不好而惶惶不可終日。為了愛自己的老婆,為了不讓她擔心,這些日本男人隻好到居酒屋鬼混到半夜再回家!節目最後,主持聲情並茂地朗誦了畢淑敏《精神的三間小屋》:我們作為普通人,為自己的精神修建3間小屋。第一間,盛著我們的愛和恨。對父母的尊愛、對伴侶的情愛、對子女的疼愛、對朋友的關愛、對萬物的慈愛、對生命的珍愛……第二間,盛放我們的事業。適合自己的事業不靠天賜,主要靠自我尋找……我們的事業是我們的田野。我們背負著它,播種著,耕耘著,收獲著,欣喜地走向生命的遠方。規劃自己的事業生涯,使事業和人生呈現繽紛和諧、相得益彰的局麵,是第二間精神小屋堅固優雅的要訣。第三間,安放我們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