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香扇因緣偶相逢(1 / 2)

幽蘭花開

五百年前,蘭花仙子因觸犯天規又不肯認錯,被玉皇大帝貶下凡間,去經曆一場人間的情劫……

在漁家鎮裏,老百姓都是以打漁為生的。尹老夫婦在長湖邊上已經住了幾十年了,每日誠拜觀音希望求得一兒半女,卻始終沒有如願以償。一日夜裏,夫婦兩人在集市回家的路上隱隱約約聽見嬰兒的哭聲,尋著哭聲走去,隻見一個繈褓中的女孩,手上戴著一個紫玉手鐲,身邊沒有親人陪伴,想必這孩子是被她狠心的爹娘給遺棄了。夫婦倆看著孩子可憐,就收養了她,取名為尹采菱。

采菱十六歲的時候,義父討了一份工作,是當葉府的園丁,這葉府是個氣派的人家,親戚在朝廷當大官,所以沒人敢惹他們,那個葉老爺更是個善財難舍的人,他欠別人家的錢可以不還,若別人欠了他的錢,他就死追人家不放,非把那錢要回來才甘心,但葉老爺的女兒紫伊卻是個好人,不僅長得漂亮,還很有善心,跟她爹的性格完全相反。采菱因為經常去葉府幫義父,自然就與紫伊成了好朋友。

一天,采菱和紫伊正在街上走著,看到一個攤子上擺放著很多的書畫,可攤子的主人卻不在。

紫伊走了過去,拿起一幅字看了看說:

“前人的文章果然不同凡響啊!”

采菱走過去看了看說:“我看啊,這未必是前人之作,倒有可能是這寫書之人自己所作。”

“姑娘之見,有何依據?”隻見一位風度翩翩的公子走了過來,那公子玉樹臨風,一身素白,眉宇之間有一股天地為我所動的傲氣。采菱發現那公子正專注的望著她。他在想:這位姑娘真是如同仙子下凡,‘月掛眉梢柳條絲,朱唇笑比醉瑤池,搖身一舞花凋零,身散香氣透袖口’。采菱有些不好意思了,臉頰一片緋紅,那公子這才發覺有些失禮,也不好意思了。

采菱嫣然一笑,回答剛才公子問的問題:

“小女子讀過的書甚多,卻從來都沒見過類似的文章,按理說一位前人寫過的文章縱然有千百多,可這千百多中也定有相同之處,而這篇文章跟小女子所見的任何一篇前人著作都甚是不同,這是其一;這其二嘛,這篇文章所論之道,所寫之事,都是現如今的天下事,怎麼會是前人所著呢;其三,文章的作者自名天涯子,此名聞所未聞。”

那公子笑著問道:“不知姑娘有沒有其四呢。”

采菱說:“這其四啊,小女子說不準。”

那公子說:“但說無妨!”

采菱想了想說:“這其四就是……依小女子之愚見,天涯子應該就是公子你,而你必定是這攤子的攤主。”

那公子大笑起來:“何以見得啊!”

采菱笑了笑:“公子玉樹臨風,舉止彬彬有禮,應是大戶人家的少爺,但是公子對這篇文章的評論卻很是關心,想必你就是作者,而這篇文章的字體遇著攤位中別的書畫上的字體甚是相似,如此推想,公子肯定就是攤主了。”

那公子誇獎道:“姑娘真是聰慧過人。在下還想請姑娘對這篇文章作個評價。”

采菱想了一會兒:“這篇文章如同香象渡河,讓讀者回腸蕩氣,整篇文章看起來是在談天下事,其實主要是感歎自己鬱鬱不得誌的心情,有才不被用,卻埋市井中。不為人知曉,才華已凋零!不知小女子說的對還是不對?”

那公子說:“姑娘真是從文章裏看穿了我的心事啊!自古以來,棋逢對手,酒遇知音就是人生的一大樂事,今日碰上姑娘這位知音,在下真是三生有幸啊!”說完後,拿出一把扇子,在扇麵賦詩一首後想贈予采菱。

采菱推脫道:“可是小女子沒有還贈之物,不敢收啊!”堅持不肯拿這把扇子,而那公子是硬要采菱收下,這一推,扇子掉在了地上,兩人同時去撿,這一撿不要緊,卻讓他們沒撿起扇子反而碰到了手,都不好意思了。

紫伊看見了就忙跑去撿起扇子說:“不就是扇子嗎,收下就是了。采菱,我們走吧。”采菱應了一聲後,從袖裏掏出一張手帕,對那位公子說:“這是小女子閑時所繡之物,今日就贈予公子了。”那公子收下了手帕。望著采菱的背影,他才發現她的眼神,她的笑,她的優雅,她的美,都已攝去了他的三魂六魄。

采菱回到家後,反複看著那把扇子,扇麵有一首詩:幾度良夜徹難眠,若似蘭花絮海飄。銷魂子見玉香軒,一樽獨酒共江月。下行寫著:詩中有姓,姓中有詩。采菱看著那首詩說“那公子之名定是江君卓”采菱回憶著剛才的那一幕。這時也有一個人在沉思呢,她就是葉府的千金小姐—紫伊。紫伊靠在床邊,想著那書生的文采,他的舉止,他說的每一句話。

天已經黑了,君卓一個人走在街上,街上隻有兩三個人。

“哎呦,對不起,沒把您撞疼吧。”他對這一棵大樹發笑,“我真傻,竟然會給一棵大樹道歉,難道愛一個人就會變得如此不可救藥了嗎,江君卓啊江君卓,沒想到你也會為了一個姑娘變成這樣,你不是答應娘親一心讀書習武,沒有功成名就,就不談婚論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