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吳邦國委員長鄭重宣布: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各方麵堅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我國立法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一個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集中體現黨和人民意誌的,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幹,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範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已經形成。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法製建設史上的重要裏程碑。無論是回顧總結過去,還是分析把握未來,對於在新的起點上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
一、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的鮮明特征
黨的十五大提出了到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的立法工作目標,黨的十六大重申了這一立法工作方向,黨的十七大明確了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的立法工作任務,全國各個層次的法律工作者一直在為構建這個法律體係而奮力工作。目前,涵蓋社會關係各個方麵的法律各部門已經齊全,各法律部門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經製定,相應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比較完備,法律體係內部也從總體上做到了科學和諧統一,使得這一法律體係具有著十分鮮明的特征。
(一)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一個國家的法律體係的性質是由一個國家社會製度的性質所決定的。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現階段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的是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這種經濟社會製度決定了這個法律體係必然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無論是製定的法律規範,還是確立的法律製度,都堅持了從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出發,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和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從人民群眾的根本意誌和長遠利益出發,做到了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二)充分體現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代要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需要法製建設護航,法製建設也需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實踐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一直相伴而生、相互促進,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一方麵,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為法律體係的構建提供了內在需求和不竭動力,展現了波瀾壯闊的實踐舞台;另一方麵,法律體係的構建也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法製環境,起到了促進、規範、指引和保障作用。
(三)充分體現了內在統一而又多層次立法體製的科學要求。為了使法律既有能通行全國、普遍適用的,又有能適應地方需要、個別適用的,遵循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主動性、積極性的憲法原則,我國逐步確立了統一而又分層次的立法體製。與這一立法體製相適應,這一法律體係充分體現了統一而又多層次的特征。既有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製定的法律,也有國務院製定的行政法規,還有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據法定權限製定的地方性法規,以及自治地區製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使之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的有機組成部分,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的完整的統一體。
(四)充分體現了繼承中國法製優秀傳統和借鑒人類法製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這個法律體係始終立足於我國的基本國情,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出發,堅持將傳承曆史傳統、借鑒文明成果和進行製度創新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揚棄並舉、兼容並蓄,既體現了先進性和時代性,也體現了包容性和廣泛性。一方麵,繼承了中華法製文化中的優秀成分,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需要,進行製度創新;另一方麵,吸收了人類法製文明的先進成果,借鑒國外的有益經驗,做到為我所用。
(五)充分體現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發展要求。社會實踐是法律的基礎,法律是實踐經驗的總結。實踐是沒有止境的,法律也要與時俱進。吳邦國指出,我們的法律體係雖然已經形成,但本身並不是完美無缺的。這就告訴我們,這個法律體係是動態的、開放的、發展的,而不是靜止的、封閉的、固定的。也就是說,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還需要製定一些新的法律規範,修改一些不適宜的法律規範,廢止那些不符合實際、過時的法律規範,這就為進一步完善這個法律體係留下了廣闊的空間和充分的餘地。
二、深刻理解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的重大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的形成,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製建設的一個裏程碑,體現了30多年來改革開放的重大成果和發展趨勢,反映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內在要求和現實需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一)從有利於永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色的高度認識其重要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的形成,對於保證黨執政興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證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對於全麵推進依法行政,繼續深化行政體製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努力建設法治政府;對於積極推進司法體製改革,充分發揮司法製度和司法機關作用,實現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對於保障國家正常秩序,保持社會長期穩定,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作用。
(二)從有利於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高度認識其重要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的形成,對於堅持改革開放,努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破除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各種體製機製障礙,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製機製;對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極大地調動人民群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性,進一步促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大幅度提高綜合國力,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作用。
(三)從有利於加強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的高度認識其重要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的形成,對於黨和國家不斷擴大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對於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對於大力發展文化、教育、科技、衛生等社會事業,加大對文化、教育、科技、衛生等領域的支持力度,將公民的文化、教育等權利落到實處;對於依法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解決人民合理訴求,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