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這天是一個秋高氣爽的好天氣,更是一個難得的黃道吉日。
這一天的上午,建安最繁華的南大街上,一家叫大臣的商號開號了。
在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商號的老板崔玉,一身白衣,玉樹臨風一樣地站在門前接待著客人,這年輕人真是好模樣,這老板身後的夥計們也都是一副精神幹練的模樣。看得周圍的百姓不由交口稱讚。可是就是登門的人不多,而且京城中的達官貴人和有名的商號都沒有到。
崔玉臉上始終帶著笑容,不過他的心中也是暗暗有點著急。請柬他發了不少,可以說該發的都發了,可是應邀而來的卻沒有幾個。不過他相信葛爺爺臨走時告訴他的話——做好你該做的就行了,現在他該做的都做了。
就在這時,一台青色馬車緩緩拐過了街角,來到門前後輕輕落下。車簾一掀一個普通人打扮的中年人走了出來。
崔玉一見,臉上立即展開了笑容,迎上去說道:“是您呀,快請。”
來人正是江振邦的管家阿貴。
阿貴向著他會心一笑,擺手道:“崔老板多禮了,我家相爺規矩大,請就不必了。我家相爺說了,他一生不喜這種應景的事情,但是鄉親在京城開號,他也要多少有點表示。”
說著從懷中取出一疊紅紙,又說道:“這是一副楹聯,是相爺的一點心意。送到後我就告辭了。”說罷將那紅紙遞給崔玉後就轉身上車回府了。
崔玉的心中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馬上吩咐道:“來呀立即將對聯貼上,安排人小心看著。事後馬上去找人刻成匾額。
立即有人應聲而動。
一會功夫對聯已經貼好,隻見上聯是:生意興隆通四海;下聯是:財源茂盛達三江;橫批是:商事大成。內容是最普通的吉祥話,書法卻是一筆異常嚴整的顏體楷書,寫的一絲不苟,隻是沒有落款。不過崔玉知道這已經足夠了。
所以他一轉身又笑容可掬地去迎接客人了,當然這次他的笑容是真心的笑容。
果然不一會,對麵看熱鬧的人群中的一個讀書人模樣的人突然叫道:“是江丞相的字。”
旁邊的有人道:“什麼呀?”
那個讀書人又叫道:“我說那副對聯是江丞相的字。”
立即有人說道:“別瞎說,誰不知道咱們江丞相的字是千金難求呀,以前建安金樓的老板出兩千兩黃金托了人情請丞相寫一副匾額都不行呀,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呀。”
那讀書人使勁地搖著頭說道:“不對,不對,在下一直地丞相字心儀已久,所以我不會認錯的,這絕對就是江丞相的字,他老人家那一筆顏體的筋骨是別人學不來的。”
這時人群中另一個人也說道:“對了,對了,他說的可能是真的,剛才那個坐馬車送對聯的,我怎麼看著有點像相府的管家阿貴大人呀。我在相府門前曾見到過他很多次,今天雖然他換了衣服,但現在一想,還真是他。”
人群中接著又有人說道:“這麼說,真是丞相的字呀。”
“哎呀,真是好字呀!”“什麼關係呀,丞相居然題字”“這家商號可不得了了。”人群中立即嗡嗡一片。
這種消息自然傳得飛快,快得令人不敢讓人相信。反應最快的當然是商家們,京城中最大的錢莊老板最先到來,隨後形形色色的商人們開始登門。
隨即馬上大成商號對麵看熱鬧的人群中,開始出現一些文士打扮的人,他們都是在京各個官員府中的幕僚。
這些人站在人群中,他們的眼睛關注的不是商號的規模和裝飾,他們的眼睛隻是專注於那一幅剛剛被貼上去不久的對聯,在各自紛紛點頭後,他們消失在人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