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數次大會中,歐佩克成員國曾分別確定提高或是減少該組織的總體石油產量,以便維持石油價格的穩定,為消費國提供穩定的短期、中期乃至長期的石油供應。歐佩克組織在近年曾多次使得石油價格暴漲來抗衡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為平衡世界力量有不可小覷的作用。
組織成員國共控製約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貯備,約共占世界石油蘊藏78%以上的石油儲量並提供40%以上的石油消費量,它們占全球產油量的40%和出口量的一半。由於石油銷售被美元所主導,美元兌其他貨幣的彙率會直接影響歐佩克對石油的定價。當美元對其他貨幣下跌,歐佩克成員國會收取較少的其他貨幣。因為它們持續以美元出售石油, 這將導致購買力直接的下降。當歐元引入後,歐佩克就決定以歐元代替美元作為出售石油的交通貨幣。
此次的歐佩克大會因為牽扯到華夏跟龍丹的利益,就把華夏代表跟龍丹也特邀了進來。大會討論的焦點無非就是壓縮伊朗的石油產量。因為華夏的龍丹對於伊朗的投資實在太大了,先期投入就是一萬多億華夏幣,那就是2000億美元,後期再投入2000多億美元的話,將會極大的刺激伊朗的原油產業,那個時候,伊朗的原油產量將是全世界原油價格的晴雨表了。最後吵吵鬧鬧,也沒有達成一致協議,就在會議將要擱置的時候,龍丹就說道:“事情總得有個商量,我覺得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這個紛爭”。
幾個國家的石油部長就亟不可待的想知道龍丹提的是什麼建議,因為他們都知道,要是這次會議談崩了,龍丹就會不顧一切的在伊朗開采石油,得到利益的就是伊朗跟龍丹,還有華夏了。就算是歐佩克組織製裁華夏,華夏也不會吃那一套的。現在的華夏已經不是以前的華夏了,在口頭上喊喊製裁還可以,要是真的實施起來就難了。何況,伊朗方麵好不容易找到了這麼一個大買家,也不會輕易的放棄的。
於是就有人問龍丹,龍丹就解釋道:“我覺得有兩個問題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一是我們可以給予伊朗方麵一個最低的保護價,比如50美元一桶,或者是多少美元,要是原油漲錢了,就按照新的價格,要是原油跌價了,就按照這個最低價支付伊朗,這樣就沒有衝擊國際原油價格之嫌了;第二個就是,歐佩克的原油結算要以華夏幣結算,這樣的話,華夏的利益就跟歐佩克組織綁在一起了,我想華夏方麵也會同意的”。
整個歐佩克的石油部長們聽了這個計劃以後都說不錯,特別是第二個計劃,要以華夏幣結算,確實是個好主意,現在美元跟歐元明顯不如華夏幣堅挺。前一段日子的歐元跟美元都是華夏的龍丹出麵救市的,要是以後國際石油價格綁定在華夏幣上,強大的華夏政府也會出麵幫忙的。因為,大家都知道華夏民族可是比歐洲跟黴國有情誼的,出錢購買黴國的國債就是一個明證。
但是,第一個問題就有點麻煩了,這個保護價是不好製定的。要是定高了,華夏肯定不願意,要是定低了歐佩克受衝擊,可是要好好的商討一番。最後,還是龍丹跟華夏的高層商議了以後,就按照目前的價格作為保護價最為合適,折合華夏幣300元,以後就按照華夏幣結算所有的歐佩克石油業務。當華夏代表說出這個價格後,歐佩克組織的各個成員國都高興了。都說華夏是個講情義的國家,這個價格很是適中,既不影響伊朗的收入,又不會衝擊歐佩克的價格,但歐佩克還是給龍氏在伊朗的企業限定了最終產量,每天的原油產量不能超過2000萬桶,要是超過了這個數量,除非得到了整個歐佩克成員國的同意。就這樣,華夏跟整個歐佩克石油組織簽訂了一個對賭的協議,不過,後來時間證明,華夏的對賭還是對的,因為,最後的原油價格到了每桶500元華夏幣。
這次的歐佩克大會開的非常好,整個歐佩克組織都積極稱讚華夏政府作出的姿態,尤其是除伊朗以外的幾個石油輸出國,都對華夏伸出了橄欖枝,都表示在適當的時候,邀請華夏的石油部長訪問自己的國家,並有意將自己國家的原油出售給華夏。在此後的幾個月內,華夏的石油公司就造訪了這些國家,跟這些石油大亨們簽訂了一係列的石油進口指標,一下子就從根本上緩解了華夏的油荒。
更為高興的是歐佩克成員國了,有了華夏這個巨大的市場,自己的原油還真是不愁賣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了每桶300元華夏幣的保護價,歐佩克成員國就可以賺的盆滿缽滿了。但是,有高興的就有犯愁的,歐盟國家到還罷了,黴國的幾大財團就不高興了。黴國雖然是產油大國,但同時也是消耗大國,進口原油僅次於華夏,也是一個巨大的消耗市場。要是華夏限定了每桶300元華夏幣,漲錢了還好說,要是國際石油降價了,黴國的幾大財團可就每年會有幾千億的損失了,當然,唯利是圖的黴國人是不會按照華夏製定的最低保護價的。於是,黴國的幾大財團就想出了一個壞主意,聯合起來,不惜一切代價,加大國際原油的產量,來壓低油價,人為的降低國際原油價格,讓華夏自己單獨實行保護價格,每年賠上幾千億美元,也就是上萬億的華夏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