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經按照龍丹的指示,在龍氏公司內部進行了配股,員工可申購原始股1萬股,中層領導可申請2萬股,高管可以申請10萬股。龍氏公司的員工本來薪水就高,每個人購買1萬股還是買的起的,才區區10萬元,當然也有急於花錢,把申購1萬股的內部指標偷偷賣掉的。那些偷偷賣掉申購指標得到了十幾萬元好處費的人,在水務公司上市後翻倍到了十幾倍後,都成了百萬富翁。眼看著別人都發了才,那些急於賣掉指標的短視之人後來把腸子都悔青了。
北蒙龍氏水務公司的順利上市,立刻為公司融進了4000多億資金。龍丹沒有把這部分資金挪作他用,而是全部用到了開發北蒙水利水網建設上。要說在北蒙建立十大水利網,這區區4000多億也是不多,隻是要建造的十大水庫,所需資金就不是個小數目。好處是北蒙地廣人稀,又是高原地貌,一不需要人口遷移浪費很多的遷移費,二不需要建造大型的攔河壩什麼的。北蒙龍氏水務公司的老總汪濤,本身就是個北蒙通,在哪裏建造水庫他自然最清楚。所選的水庫位置都是在地勢較高的大峽穀裏,這就為公司省去了很多資金。
汪濤不負眾望,在以後的三年時間裏,利用這4000多億的資金把整個北蒙建成了縱橫交錯的水利樞紐,極大的促進了當地的農業和畜牧業。有很多移民區北蒙的老百姓,因為有了水,單單是種植一季的玉米就收入頗豐。有一對小夫妻,原來在沿海一家工廠裏上班,每月幾千塊錢,餓不死撐不著。北蒙被國家列為大型的開發區後,就來到了北蒙,承包了幾百畝草地,原來是打算搞畜牧的。後來,龍氏水務公司建立水網後,小兩口改了主意,把齊魯省的優質玉米引種到了北蒙。由於北蒙地處高原,緯度較高,光照時間較長,日夜溫差較大,有利於農作物的高產。在齊魯省畝產1000多斤的優質玉米在北蒙就能達到2000斤左右,而且玉米種植簡單,適合於機械化操作。一年下來,隻是種植玉米的收入就達到了60多萬元。
小兩口在剩餘的時間裏,還購置了幾百隻牛羊,利用剩餘的土地和秸稈,喂養牲畜就綽綽有餘,一年也能賺個十幾萬。這樣的例子在北蒙不勝枚舉,經過幾年的開發,現在的北蒙已經不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荒涼景象,而是在整個北蒙大地上,到處是星羅棋布的居住區,同時也成了華夏著名的糧食產區和畜牧高產地區。
昔日的外蒙居民更是體會到了這一點,在以前,外蒙的普通老百姓是不洗澡的,洗澡的都是上層社會的奢侈活動。自從龍氏水務公司建設了遍布北蒙的水利網以後,原居民的生活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是頭臉的改變,沒有了象雞窩一樣的發型,取而代之的內地洗發產品的暢銷。人們不再蓬頭垢麵,隨之而來的是阿娜多姿的身影的展現。遍地的水利網也改變了地域的氣候,原本多風少雨的現象也有所改變。年降雨量也從幾十毫米增加到了幾百毫米。刮起來的風也不再是幹裂的塵沙,代之而來的是濕潤的和風。雖不能象江南一樣溫暖,但要說是塞外江南,也能說的過去。
當然,最受益的還是龍丹的北蒙龍氏水務公司。整個北蒙的年需水量300多億立方,也就是說水務公司的營業收入達到了1200多個億,水務公司的純收益就達到了800多億。龍氏水務公司財務報表一公布,上市股票再現漲停,到了每股400元新高。很多人都持有北蒙龍氏水務的股票當做養老的保障,因為年收益率已經超過了15%以上。因為北蒙龍氏水務公司的股票簡稱“北水”,一度被老百姓稱為“金北水”或者“金水”。
龍氏水務公司的成功,更加增進了龍丹要實施下一步計劃的信心,也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1號首長再度召見龍丹,要跟龍丹商談全麵改造國家旱情嚴重的幾個省份的狀況。1號首長見到龍丹說道:“老朋友啊,你的能力可真是大了啊,竟然能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開通了一條1000多公裏的地下大型輸水水道,我都懷疑,你是不是人類了,你說說看,你是怎麼做到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