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抵製倭貨(2 / 2)

兩個警衛解決了一夥鬧事之人,不用等龍丹吩咐,拿出電話打了一通,不一會,來了一隊軍人,開車幾輛越野吉普,來到了龍丹的麵前,給龍丹行了個軍禮,請示龍丹怎麼處理這些借著抵製倭貨名義打砸搶的人,龍丹吩咐軍人,把他們交給地方警察辦理。一隊軍人就押著一夥鬧事之人去了就近的警察局。

也合該這夥人倒黴,本來這夥人都是對現實不滿的,借著抵製倭貨,砸幾輛汽車出出氣,那成想就碰到了龍丹。龍丹也是個極為愛國的人,但可是看不慣這些人的做法。抵製倭貨不是簡單的喊喊口號,也不是到街上砸幾輛倭國品牌的車子就算愛國。真正的愛國是發展民族工業,使自己比倭國更加強大,才能使自己的國家蔚然屹立在民族之林。

要想自己的國家富強,最重要的就是發展民族工業。而發展民族工業最要的就是有個適宜的環境。就象獲得諾貝爾獎金的人沒有一個華夏人一樣,不是華夏人沒有才智,而是現實的環境限製了人的才智。就像某些文學網站一樣,上傳篇文章都上傳不成。因為網站的屏蔽字庫太強大了,黨員不能寫,社會不能寫,人名不能寫,地名不能寫,現實不能寫,曆史不能寫,整篇文章全被*號X號所代替。逼得絕大多數作者隻能寫修仙玄幻穿越神怪,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如果說抵製倭貨是愛國,那麼就應該抵製所有的外國貨,其實黴國貨更應該抵製。如果沒有黴國人的支持,倭國也不會這樣的猖狂,黴國人才是罪魁禍首,小小的倭國隻不過是個狗腿而已。網上就流行一個段子,說明了這一點,說是:黴國人是想打誰就打誰,倭國人想打誰就讓黴國人打誰,列顛國是黴國人打誰他就打誰,朝鮮人是誰欺負他他就打韓國,華夏人是誰打他他就罵誰。

倭國的產品充斥著華夏,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從汽車到家用電器,從日用商品到大型機械,據說華夏的幾千家電視台所用的媒體設備清一色的倭國貨,每家電視台的購買量少到幾十萬,多到幾千萬,可以說是華夏的方方麵麵,都在使用者倭國的產品,是華夏這個巨大的不是很強大的巨人在養活著小小的倭國。據說有人統計過:隻要華夏人隻要一天不用倭國貨,倭國將有幾十萬人事業,一個月不用倭國貨,將有數百家倭國企業倒閉,要是整個華夏一年不用倭國貨,倭國的經濟就走向崩潰。雖然整個說法不見得準確,這也說明了倭國對華夏國的依賴程度。

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況,華夏的某些高層,還在積極的向倭國示好。每年都在向倭國出口大量的原材料,進口巨量的倭國產品,也難怪倭國人瞧不起華夏人。據統計:倭國的森林覆蓋麵值高達67%,華夏的森林覆蓋麵值隻有20%多一點,人均森林麵值更是少的可憐。可是華夏每年向倭國出口大量的木材,也不知道是倭國人不會算賬,還是華夏人精明。其實,這一切不是民眾的錯誤,都是肉食者的政策製定的有問題。

說起倭國,其實是個很怪誕的民族,在二戰以後,由於國內成了一片廢墟,國內經濟比剛剛建國的華夏也好不到哪裏去,隻是整個民族向心力比較凝聚。華夏建國則進行了三反五反,倭國則出口數以十萬計的婦女去歐美做皮肉生意,為國家賺取大量的外彙。當華夏進行史無前例的十年浩劫時,倭國則是在進行工業革命。華夏在建國後幾十年,本來就薄弱的經濟一度到了崩潰的邊緣,倭國則是奮起直追,成了亞洲的強國

倭國人是欺軟怕硬的,黴國人在二戰時期曾扔下來兩顆原子彈,但現在依然唯美國人馬首是瞻。但是對待華夏人的態度則是相反,在倭國的商界就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