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華山劍意(上)(2 / 2)

龍丹這次跟師傅來到華山,並沒有急著演習華山的各種功法,而是靜下心來,細細的遊曆觀賞這華山景色。

東峰海拔2096.2米,是華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東得名。峰頂有一平台,居高臨險,視野開闊,是著名的觀 日出的地方,人稱朝陽台,東峰也因之被稱為朝陽峰。東峰由一主三仆四個峰頭組成,朝陽台所在的峰頭最高,玉女峰在西、石樓峰居東,博台偏南,賓主有序,各呈千秋。古人稱華山三峰,指的是東西南三峰,玉女峰則是東峰的一個組成部分。今人將玉女峰稱為中峰,使其亦作為華山主峰單獨存在。東峰頂生滿巨檜喬鬆,濃蔭蔽日,環境非常清幽。遊人自鬆林間穿行,上有團才綠蔭,如傘如蓋,耳畔陣陣鬆濤,如吟如詠,頓覺心曠神怡,超然物外。明代畫家家王履在《東峰記》中談他的體會說:高大的檜鬆蔭蔽峰頂,樹下石徑清爽幽靜,風穿林間,鬆濤湧動更添一段音樂般的韻致,其節律,此起彼伏,好像吹彈絲竹,敲擊金石,多麼美妙!東峰有景觀數十餘處,位於東石樓峰側的崖壁上有天然石紋,象一巨型掌印,這就是被列為關中八景之首的華嶽仙掌,巨靈神開山導河的故事就源於此;朝陽台北有楊公塔,與西峰楊公塔遙遙相望,為楊虎城將軍所建,塔上有楊虎城將軍親筆所題“萬象森羅”四字。此外,東峰還有青龍潭、甘露池、三芧洞、清虛洞、太極東元門等。遺憾的是有些景觀因年代久遠或天災人禍而廢,現僅存遺址。

南峰海拔2154.9米,是華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嶽最高峰,古人尊稱它是“華山元首”。登上南峰絕頂,頓感天近咫尺,星鬥可摘。舉目環視,但見群山起伏,蒼蒼莽莽,黃河渭水如絲如縷,漠漠平原如帛如綿,盡收眼底,使人真正領略華山高峻雄偉的博大氣勢,享受如臨天界,如履浮雲的神奇情趣。峰南側是千丈絕壁,直立如削,下臨一斷層深壑,同三公山、三鳳山隔絕。南峰由一峰二頂組成,東側一頂叫鬆檜峰,西側一頂叫落雁峰, 這樣一來,落雁峰最高居中,鬆檜峰居東,孝子峰居西,整體形象一把圈椅,三個峰頂恰似一尊麵北而坐的巨人。明朝人袁宏道在他的《華山記》一書中記述南峰形象說:“如人危坐而引雙膝”。

西峰海拔2082米,華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西得名。又因峰巔 有巨石形狀好似蓮花瓣,古代文人多稱其為蓮花峰、芙蓉峰。袁宏道在他的《華山永》中記述:“石葉上覆而橫裂”;徐霞客《遊太華山日記》中也記述:“峰上石聳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李白詩中有“石作蓮花雲作台”句,也當指此石。西峰為一塊完整巨石,渾然天成。西北絕崖千丈,似刀削鋸截,其陡峭巍峨、陽剛挺拔之勢是華山山形之代表,因此古人常把華山叫蓮花山。

北峰海拔1614.9米,為華山主峰 之一,因之位置居北得名。北峰四麵懸絕,上冠景雲,下通地脈,巍然獨秀,有若雲台,因此又名雲台峰。唐李白詩曾寫到:“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穀高掌。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雲作台。”

中峰2037.8米,居東、西、南三峰中央,是依附在東峰西側的一座小峰,古時曾把它算作東峰的一部分,今人將它列為華山主峰之一。峰上林木蔥蘢,環境清幽,奇花異草多不知名,遊人穿行其中,香浥禁袖。峰頭有道舍名玉女祠,傳說是春秋時秦穆公女兒弄玉的修身之地,因此峰又被稱為玉女峰。

龍丹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把五座主峰全部遊覽完畢,心中溝壑大開,心中濁氣盡泄出來,打坐練功之時也覺得神清氣爽。龍丹這才明真正領會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的含義,使龍丹對靈氣的領悟又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