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丹聽到鋼鐵總公司這個新的規定,就找到了李銀,李銀也是沒有絲毫的辦法,隻好又召集起廠內的管理者們,集體商議給龍丹的原料上調了5%,但是,龍丹要是領到廠內銀行支票的話還是不賺錢。龍丹見李銀盡了最大的努力,也就勉強同意。龍丹沒有領取鋼鐵公司的廠內銀行支票,準備把所有的貨款全部兌換成鋼材,提出來再賣掉,以彌補鋼鐵公司這個坑爹的規定所帶來的損失。
龍丹回到自己的辦公室裏,給所有的能聯係上的大學同學去了電話,詢問那裏有需要大量鋼材的單位,不求賺錢,隻求把存貨賣掉,隻要鋼材按原價賣出,龍丹還是可以賺取買賣生鐵原料所賺取的30%以上的利潤。
問了一圈也沒有找到合適買主,因為在當時,經濟有點蕭條,全國的鋼鐵企業日子都不太好過,大量購買生鐵的單位還真是不多。最後,王經來了電話,說讓龍丹去濱海市試試。
濱海市是個石油之城,這幾年正在大興建設,也許就有機會。王經的父親在濱海市油田指揮部有個朋友,還是個三把手,王經把關係介紹過來讓龍丹去試試。龍丹去了趟省城,讓王經的父親給寫了介紹信,又讓王經的父親給那位油田指揮部的三把手打了電話,龍丹又驅車去了濱海市油田指揮部。
龍丹趕到油田指揮部找到了那位三把手,這位副總叫李斌,在油田也是個實權人物,掌管油田物資購銷公司大權。龍丹把王經父親的介紹信交給李斌,又跟李斌說了自己的鋼材數量和價格,李斌當時也沒有答應什麼,滿臉的憂愁。就讓龍丹住下來,等候消息,說是要跟其他領導碰碰頭,商量商量。
龍丹住下來後就尋思這事有內情,白天在李斌的辦公室裏層見他悶悶不樂,也沒敢問是什麼原因。龍丹為了做好這次生意,就好說歹說把李斌辦公室裏的文員請出來吃飯,詢問是怎麼個事情,龍丹聽了文員告訴才明白了李斌為什麼不高興的原因。
原來,李斌是個孝子,家裏有個老母親年事已高,但卻是個老封建,自知自己也活不了幾年了,就讓李斌給自己打口棺材,李斌受教育多年,自是不願意給自己的母親做這樣的事情。現在都實行火葬多年了,再弄口棺材在家裏,豈不讓人笑話?所以就不太同意老太太的要求,老太太也就很不高興,為這事,娘兩還鬧了個小矛盾,十分孝順的李斌也就因此悶悶不樂了。
龍丹聽完這個故事,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打口棺材還不容易,這件事自己就能辦,於是,就給自己的公司打了電話,讓家裏的業務員找到家具廠,用最好的金絲楠木日夜加工,三天就趕製出了一口小型棺材,也就是棺材樣式的骨灰盒。等業務員把金絲楠木棺材送到龍丹手裏。龍丹就李斌的家裏拜訪了李斌,如此這般的把自己的意思說給了李斌,並給李斌的母親做了解釋,說的李斌母親非常高興,給李斌了卻了一件心事。
這件事情做下來,李斌對龍丹另眼相看,不但同意了購買龍丹手中的鋼材,還跟龍丹訂下了合同,按魯中鋼鐵公司的出廠價基礎上每頓加價200元,並要龍丹每月供貨8個車皮的鋼材。龍丹拿到了合同,回到了鋼鐵廠,又訂購了大量的鋼材,每月按時給濱海市油田指揮部送去。這次生意,不但沒因為鋼鐵公司給的廠內銀行支票而賠本,還足足賺了一大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