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公司的滿負荷運載,給孫華轉了個盤滿缽滿。而孫華並沒有滿足,又借機向輕工業進軍,組建了魯中縣最大的紡織廠,棉紡廠。一直到最後把縣紡織廠兼並,成了名符其實的集團公司。至此孫華的集團公司但是員工就過萬人,孫華的事業走向了巔峰。
興華公司的辦公室主任卜青山,安排下了龍丹高芳芳二人,就向老總孫華做了彙報。聽完彙報的孫華,立刻放下其他事情親自作陪,招待了龍丹高芳芳二人。吃飯的時候,孫華詳細詢問了龍丹二人的目的和計劃。龍丹也據實相告,說除了做社會調查外,是來畢業實習的,主要的就是寫一篇關於民營企業發展的畢業論文。孫華聽了大為高興,安排卜青山全程陪同,去總公司下麵的調研,各單位不準阻擾,要一路放行。
孫華的心裏明白的很,就憑縣委辦主任親自安排這二人的行程,就知道這二人雖然年輕,但是絕不簡單。何況二人是來實習的,對自己絕沒壞處,要是招待好了, 說不定自己名聲會傳到省裏邊的大佬耳朵裏,萬一大佬們來個心血來潮,來自己的企業視察視察,自己的臉上豈不光鮮的很?
接下來的日子,龍丹二人馬不停蹄的把興華實業集團的各個下屬單位跑了個遍。從孫華發跡之初的鐵礦到後來的建築公司,再到集團下麵的各個直屬廠和公司。從員工生活工作到公司各個中層領導的精神麵貌,並一一的放了訪談和記錄,龍丹光是記錄的談話就有滿滿兩大本。為自己的的畢業論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高芳芳寫的論文跟龍丹的論題截然相反,龍丹的論文主題是《試論民營企業在華夏的發展》,著重從民營企業的靈活性和適應性闡述了民營企業在華夏的發展和壯大根本原因。高芳芳則是從另一個側麵論述的,她的論題是《論民營企業的的不足和局限性》。大學的論文是沒有政治觀點的,老師批改論文的標準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隻要能自圓其說就是好論文。隻要你不寫出反動的觀點,隻要你不胡說八道,那麼你的論文肯定能過關。
一個月快要過去了,龍丹跟興華實業公司的辦公室主任卜青山說出了自己要回校的意思,卜青山跟老總一說,老總孫華很是熱情的舉行了歡送酒宴。席間,龍丹說出了自己也是魯中縣人的時候,孫華大喜過望,立馬表態,如果龍丹畢業歡迎到興華公司上班,並許諾龍丹上班後就擔任下麵一個針織廠的副廠長。龍丹滿口應允著,心裏也不以為然。在那個年代,盡管民營企業雖然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龍丹畢業後,還是希望分到國營單位。龍丹也沒有前後眼,他分到的國營單位在十年後竟然倒閉,他也成了下崗工人,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