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構建高中體育導學式課堂的新探索(1 / 2)

構建高中體育導學式課堂的新探索

探索與爭鳴

作者:周明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3)07-000-01

摘 要 傳統的高中體育課堂沿襲義務教育階段的教授式,整堂課教學遵循三段式: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教師從開始的備課到之後的上課,客觀上都是在以教師的意誌為轉移,而往往忽略了教授學生運動技能以外的其他方麵能力的培養。高中階段學生恰恰是思想和智育水平不斷成熟的階段,他們對待新生事物的未知性充滿好奇心,探究的心理促使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逐漸增強。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實現從初中體育課堂到高中體育課堂的跨越。這種跨越不僅是一種高中選項教學的實施和學習難度的增加,而是一種課堂教學風格、甚至是一種課堂教學模式的跨越。

關鍵詞 高中體育 導學式課堂 教授課 演練課

一、構建導學式課堂的必要性

目前,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全國各地湧現出大批的示範課、優質課等,這裏暫且稱為“演練課”。這類“演練課”盡管課堂教學活力四射,教師基本功紮實,教學效果顯著,但是,據不完全統計:這類體育課90%以上都是經過多次試上、排練等等。這裏並不是否定“演練課”在課程改革中的貢獻和它自身的實際價值,而是“演練課”並不能完全替代我們平日正常的課堂教學。為什麼現在會出現這種局麵呢?細細總結無非有以下幾點:1.體育教師每周課時太多,不可能做到課課教授,更何況課課為“演練課”;2.教師和學生的性別差異性也導致了“教授課”在實施過程中的弊端凸顯;3.體育教師年齡的不斷增長也決定了體育課堂無法做到課課教授和課課演練。4.高中學生的智育水平促使他們不願意參與到傳統的“教授課”形式的體育課堂中。

二、導學式課堂的實施步驟

究其以上原因,那麼是不是高中體育課堂教學就沒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呢?答案是肯定的,筆者經過近兩年來的實踐和摸索,不斷總結經驗、探索出了一套具有“演練課”的精髓和“教授課”的精華的“導學式”課堂,這裏暫稱之為“導學課”。“導學課”的運用主要體現在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基本部分,它概括為:自我完善、問題引領、目標設置、自主學習、鞏固點評和成果展示六個步驟。具體分析:1.自我完善就是對已學的知識、技能達到一定的理解程度,能夠通過自我修複和完善的手段進行複習的過程。2.問題引領就是通過預設問題的方式提前告知或者映射出本次課學習的重點內容,為後麵的學習時刻準備著。3.目標設置就是針對本次課的教學重點,所有學生結合自身的現有不同水平去確立通過學習後可以達到的實際水平目標,這個目標也可以參照教師的示範或者網絡圖片、多媒體的評價標準。4.自主學習就是在確立自己學習目標的基礎上緊扣學習重點進行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學習方法的探究,合作學習的相互指導等。5.鞏固點評就是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難點,而突破難點的手段和過程就是鞏固點評,在點評的過程中多鼓勵學生之間的點評,因為學生的點評是一種更快、高效的自我學習過程。6.成果展示就是對本次課學生學習目標達成一次評價和反饋,這種評價和反饋可以以遊戲競賽方式出現也可以以考核的方式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