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享有軍籍的中學生(2 / 3)

薑博襄不知不覺地已經走出小天鵝賓館很遠了,他究竟要往那裏去,似乎他也不明確。因為他的大腦指揮係統依然圍繞袁文錫在運轉。據吳程介紹,袁文錫夜晚在小天鵝賓館要不辭而別,而且也不聽服務員哀求般地勸阻,卻服服貼貼地聽命於那個不明身分的“首長夫人”的指令。那個“首長夫入”自從吳程那日見過後,據康蒂提倮的可靠情況,至今銷聲匿跡,再也沒有在賓館出現過。可是她居住的客房一直給她留著。這個“首長夫人”究竟是誰?她與袁文錫又是什麼關係?而且根據掌握的情況看,袁文錫參加過抗美援朝,女騙子史曼的父親是在朝鮮戰場被浮的,袁文錫與史曼的父親在朝鮮戰場是不是熟悉?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麼即將到來的台灣商界那個重要人物與袁文錫以及史曼的父親無疑將構成連帶關係,這樣看來,搞清楚袁文錫的身世並且了解清楚他們在朝鮮戰場上那段曆史,對於弄清史曼的真實麵目將具有重要的價值。

可是,怎樣開辟與袁文錫進行心靈勾通的渠道呢?本來今天已經提供了一個難能可貴的契機,卻叫自己一時的缺乏思考而砸了鍋。怎麼搞的嘛,年齡越大怎麼反而越缺乏頭腦了?老混□!

薑博襄無情地咒罵著自己,也不知來到什麼所在,突然氣勢洶洶地從一條胡同裏殺出一彪人馬,追逐、廝打,那拳腳好象是一群地道的少林弟子。

不過,這彪人馬的年齡雖然不算很大,但也並不算很小,看上去都在十五、六歲光景,仿佛都是中學生。

從廝打的態勢看,雖然構成了交戰的甲乙兩方,但絕對是一邊倒。因為甲方有戰將赫赫三員,乙方卻是光杆司令一個。

如果從雙方的單獨實力講,乙方則占絕對優勢。他長得人高馬大,少說也有一米八〇的身量,且又膀乍腰圓,原地一站,具有大將軍八麵威風,而且從拳腳看,擬乎受過正規訓練,出拳踢腿,又凶又狠。可是,呂布再是一員驍將,也難以抵擋劉、關、張的車輪大戰呀!所以甲方將乙方團團圍住,采取輪番出擊的辦法,凶狠地向乙方展開進攻。

根據有的生理學家分析,十五、六歲的男性正值性成熟時期,因而也是荷爾蒙分泌中最為躁動不安的時期,這個時期作用於行為上即最富於盲動性和冒險性,同時不計後果而最為凶殘。

眼前這場打架鬥毆就是一個再真實不過的例證。

凶狠的拳腳伴隨著不堪入耳的穢語所帶來的是鼻青臉腫,遍體傷痕。

這種真正的武打場麵,是會招徠觀眾的。不多時,圍觀者數以百計。可是誰都不肯上前阻攔,一個個都袖手旁觀。

“哎,那位同誌上去把他們拉開,真要出了人命怎麼辦?!”

“有沒有解放軍?哎,那位穿軍裝的,你怎麼不見義勇為呀?!”

“我說老弟,就屬你嚷嚷得歡,你年輕力壯的怎麼不上,前勸勸架呀?”

“我?嘻嘻,我上有70歲老母,下有老婆孩子,我要殘廢了,我們單位把我解雇了,你替我養老撫幼哇?”

“我去!挨一拳人民幣50,被踢一腳‘大團結’10張,那個哥們兒肯慷慨解囊,成全我當個萬元戶?”

現在真是人心不古呀,哪裏的社會風尚都不如從前了!被圍觀的人群擠到胡同口角落裏的薑博襄雖然滿肚子怨氣,也不便於發泄。這麼多人,你能指責誰呢?再說,你也是一名旁觀者,你為什麼不上前進行解勸呢?是怕挨打?不。是自感體力不支?不。那麼是什麼原因沒能立刻衝過去把他們拉開呢?他覺得主要是沒明白這幾個中學生為什麼打架,他也沒想到會打得這樣凶。待他準備上前勸阻時,他已經被圍觀的人群擠到了外麵。

呀!乙方那個身強力壯的中學生被甲方一員戰將猛地一拳擊倒在地,甲方那個戰將接著從書包裏掏出一把鋒利的牛角刀,將刀尖放在那個被他擊倒的中學生的臉上,最後通牒般地警告道:“告訴你小當兵兒的,你他媽以後再敢沾‘皇後’的邊兒,老子就花了你!”說罷收刀在手,一聲忽哨,三員戰將衝出人群,頃刻之間不見了。

“怎麼,這個被打倒的小家夥是個當兵的?”圍觀的人群頓時發出驚訝地呼聲。

“不會吧,他身邊不是個書包麼?分明是個學生嘛,怎麼會是解放軍呢?”一些人雖然半信半疑,但還是怕沾包似的慌忙走開了。

薑博襄急忙走了過去,剛彎下腰想看看被打倒在地的這學生一樣的小青年傷勢輕重,不料他卻忽地一下子站了起來,用胳膊一抹嘴角上的血,說不上是友好還是仇視地瞪了薑博襄一眼,抄起書包,撥腿就走,絲毫看不出委屈和法懦的樣子,腳步衝衝的,好象剛剛被拳打腳踢的不是他一樣。

“這小夥子,真有股漢子氣。”薑博襄心裏不由暗暗讚歎。但他同時猜到,他與那三個小夥子所以鬥毆,完全是為了一個綽號叫“皇後”的女學生而互相之間爭風吃醋。他在北京時看過一份材料,講目前在中學裏普遍存在一種早戀現象。特別是一些職業高中和技校,幾乎占百分之八九十的男女學生都已談情說愛。海澱區有一個為某高級賓館培養的外事服務職高班,畢業時全班學生都成了“雙機編隊”,沒有一個“放單飛”的,而且為數不少的女學生打過胎。

是什麼原因造成目前中學生早戀現象嚴重而且還大有繼續擴展的趨勢呢?有的說這是開放的結果,有的說是低級下流的書刊大量發行所造成,有的則歸咎於現在的電影和電視大量鏡頭描寫男女摟摟抱抱,也有的埋怨現在的學校紀律鬆弛和老師責任心差,當然也有的認為這是性開化,是社會進步的一種必然。不論怎麼說,最愁最怕的是當家長的。而在家長中尤其又是有女孩子的家長。每天隻要孩子一出家門,當家長的心就揪到了嗓子眼兒,多會兒孩子不回來,懸著的那顆心就多會兒放不下來。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