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漲海又故意逗道:“小喬阿妹,你有沒有把貝殼當泥螺啊?”
喬夢橋笑著反擊說:“漲海師傅,師母娘的貝殼你吃過多少隻呀?”
眾旅客又笑開了。
費漲海:“耶!我是自己招賤,不唱了!不唱了!”
其實在氣墊船上,喬夢橋與盼橋都心事重重,哪有心思將情歌聽進去。
盼橋心裏一直準備著如何應付婆母的種種盤問:兩人過得好嗎,月經什麼時候停的,嘔吐得厲害嗎,醫院檢查過嗎,工地上的重活碰了沒有,等等。她得預先想到老人會提出的各類問題和自己應對的言辭。
然而,在喬夢橋的內心世界,遠比盼橋要蕪雜、紛亂。待會,自己和盼盼踏進門檻,母親必先問阿三思橋怎麼不回來,他畢業分配到哪裏去了,為什麼連個電話都沒打。其次,母親也會問及老二念橋,有沒有他的消息,是否常在打聽。還有與盼橋過得乍樣等等。其三,昨晚向郝書記請假時,這位身兼書記、主任,視大橋質量如同生命的基層黨政領導人,又特準他延長兩天假期,交給一個扮演“探子”的特殊任務:——對大橋北岸的建橋單位來一次實地偵探:對方在低價中標、賠本施工、員工苦不堪言的狀況下,居然還總結出“胸懷大橋、吃苦奉獻、鑽研技術、攻堅克難”的“十六字經”,胡吹自己是一支特別能戰鬥的隊伍,騙取了大橋指揮部“安全、科學、優質、高效”的階段性通報表彰,是否給百年大橋埋下了隱患?他們的項目經理部頭頭,到底有哪些見不得陽光的“貓膩”……
船至北岸,記憶裏的乍浦港,正在擔當著北岸建橋工程的戰略重任。現在,連那狹小、破舊的簡易船埠也被寬闊、美觀的新碼頭所替代。
喬夢橋與盼橋離開氣墊船登上碼頭,雇了一輛三輪車,來到鎮上大商場,盼橋給婆母挑了一件對開襟短袖羊毛衫和一盒老年高鈣麥乳精,喬夢橋給母親買了一盒萬基養生丸和一根桉木製的紅漆手杖。
當兩人提著禮品來到離家不遠的荷塘邊,突然院子內鞭炮齊鳴,鑼鼓鏗鏘,一派喜慶景象,真把人弄糊塗了。
兩人定睛,隻見院牆上寫了一個大大的“拆”字,院門兩側,貼著一副大紅對聯:“紅雨花村交頸鴛鴦成匹配”,“翠煙柳驛和鳴鸞鳳共於飛”。
原先院門外的雜草和斷磚殘瓦已經不知去向,場地被打掃得幹幹淨淨。院子內的屋門口也貼著紅聯:“玉鏡人間傳合碧”、“銀河天庭度雙星”。
兩人正在困惑間,早被湧出門來的一群親友鄰居圍住,隨即簇擁著進入院子。
盲母聞訊,從喜堂上摸出來:“阿橋,盼盼!今天回來得蠻早麼!”
她顯得很高興。
喬夢橋不解地望著院子裏臨時搭起的塑料雨棚,和擺放有序的雞鴨魚肉及滿園的大圓桌、方凳子,問:“阿媽,今天家裏……”
盲母高興地:“拆遷之前辦喜事,給祖宗也有個交代。”
“給誰辦喜事?”喬夢橋與盼橋幾乎同時發問。
盲母舒心地說:“哎!媽還能幫人家辦喜事嗎?我答應過盼盼,不能虧待你。你們在大橋工地先將就著住一塊,等阿媽有了錢,重新給你們熱熱鬧鬧辦喜酒。我住的那間老房,改裝成你們的洞房了,快進去看看吧!”
盼橋瞅瞅喬夢橋,心裏不勝暗喜:“今晚上,船艙裏的魚——有鰭也難遊(遛)了。”
喬夢橋著急,說:“阿媽,你哪來這麼多錢?”
盲母坦然說:“孩子,現在跨海大橋的引橋要從我們這座老屋基上通過,全村有17戶人家都劃在紅線內,拆遷老房子,異地造新村,拆遷辦光給每家的補償費就有三萬元哪!阿媽現在不愁錢了,就給你們補辦婚宴。有的村民還在鬧,不肯簽字,說不定還會加點外快銅鈿呢!”
喬夢橋的眉頭鎖成像海波般的皺紋,心裏倒翻了五味瓶,叫了一聲:“阿媽!你呀……”
盲母樂嗬嗬地說:“孩子,阿媽真的不缺錢。今天備了酒水魚肉八大桌,親眷、鄰居、支書、村長全請過了。你與盼盼的老同學、老同事,都自己去請。媽規定,不收紅包,叫大家準時來喝喜酒,下午5點18分,‘我要發’,討個彩頭麼!”
這時,隔壁長潮老婆阿娟,提著一魚籃的碗、筷、酒盅,風風火火跑進來,看到喬夢橋與盼橋大聲叫起來:“呀喲!大兄弟、盼盼阿妹,可盼到你們了。昨天大橋奠基喜慶,估計今天會放假。早晨不見你倆雙雙到來,急得我像油鍋裏的魚,亂蹦亂跳,正想過海去催新郎新娘呢!”
喬夢橋看著長期照顧母親的鄰居嫂子,也不好多說什麼了,感激地說:“長潮嫂,你辛苦!”
盲母:“真難為阿娟了,比親生囡還要貼肉。”
盼橋忙接過對方手中的魚籃放到廚桌上,說:“謝謝阿嫂照顧阿媽,今天又勞你裏裏外外張羅……”
阿娟撩起廚裙擦著手,說:“應該的!應該的!全村人聽說親妹妹原來還是養妹,而且要嫁給養哥哥,驚得像起網時的魚群蹦起來了,都要來道喜。他們說,阿橋在村裏從小成器,給大夥免費修這修那,現在家家戶戶禮金都裝好了,我看今晚八張圓台麵還坐不下呢!”
喬夢橋為難地支吾道:“阿嫂,其實……”
阿娟不以為然,嗔言說:“你客氣啥呀!想來就來,紅包拿來。反正你們早在大橋工地睡一個枕頭上了,結婚儀式省掉算了,簡單點,請村支書、村主任、親友鄰居喝一盅。對了,伯母自己眼睛看不見,叫我摸摸盼盼阿妹肚皮裏有沒有‘蛋’?”
她說著蹲身向盼橋的肚子伸過手去。
“阿嫂你……”盼橋害臊得滿麵通紅,提起禮品,掉頭奔進屋裏去了。
親友們全樂壞了。
阿娟忙提醒說:“哎,跑慢點呀!你的婚紗、裙子、皮鞋全在新房藤鬥裏。哎!老話講,結婚的女人不害羞,盼盼阿妹還嫩著呢!”
喬夢橋一臉無奈,滿腔苦水,說:“阿媽,梅雨季節到了,今天氣象預報,中午到夜間有大雨,這喜酒我看……”
盲母滿不在乎說:“我天天聽廣播,氣象預報有時候也不靈的。雨棚都搭好了,落雨落鐵都不怕!”
喬夢橋深知這是阿媽頭次給子女辦喜事,實在不想掃老人家的興。
喬夢橋將手中的禮品拎進屋內,沉思了一會,說:“阿媽,我出去一趟。”
盲母驚訝:“你剛到家呢?”
喬夢橋:“我去邀請幾位老同學、老同事。”
盲母笑眯眯地說:“去吧去吧!客人越多越有麵子。按照老輩子人的規矩,新郎官是應當親自登門送帖子的。哎!阿娟哪,快給阿橋換上新西裝、新皮鞋,帶上幾包好煙,逢人分分!還有打火機也別忘了,回來的時候去剃頭店美容美容。三十五歲才做新郎,媽虧待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