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3 / 3)

要不要唯政績。政績,是一個幹部素質、能力和水平的綜合反映,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最終體現。我們有的幹部一提政績就暈頭,看自己,沒功勞還有苦勞,自我開脫;說別人,橫挑鼻子豎挑眼,盡泄私憤。政績,是幹出來的,我們的幹部也是幹出來的。我們評價一個幹部是好是壞,是能人還是庸人,隻有把他放在跨越式發展的實踐中去檢驗,放在先進經濟思想和理念的舞台上去評判。我反複講,有為才能有位、無為就要讓位,各級幹部務必要切實增強為群眾謀利益的責任感和無功便是過的壓力感。我們要堅持以發展辨是非,以發展評得失,憑實績用幹部。對實績顯著的幹部要重用,對無所作為的要調整,對弄虛作假的要查處,努力建設一支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幹部隊伍。

@@沒有政績,就沒有作為

要不要追責任。責、權、利有機結合,是現代管理的軸心。其核心是責任,賦予權力是為了更好地履責,給予利益是為增強履責的動力。“一把手”在一個鄉鎮、一個部門的工作中處於核心地位,起著關鍵作用,負有全麵責任,就是形象,就是品牌。一個鄉鎮發展的快慢、工作成效的大小,取決於黨委書記和鄉鎮長;一個部門工作好壞、效率高不高、作風好不好,取決於主要負責人。所以,我們抓落實,要堅持領導抓、抓領導,尤其是要抓住一把手,把責任靠實到一把手。幹好了,成績是你的,幹砸了,唯你是問。請各鄉鎮、各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始終牢記“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責任重於泰山,要負曆史責任。要時刻警記“主帥無謀,累死千軍”。作為一把手,既要多謀,又要善斷;既要抓宏觀,又要抓微觀;既是決策的主體,又是落實的主體。作為一把手,要時刻珍存一種積極負責的心態,平庸官、太平官終將被人民拋棄、被現實淘汰。

@@沒有責任,就沒有領導

要不要嚴獎懲。不講原則就是不公平,不分優劣就是沒是非,不明好壞就是沒標準,不依標準就是無公正。自古以來,“罰一人而三軍振,獎一人而萬民悅”。實行目標管理,嚴格考核考評,低分、末位淘汰,績效工資掛鉤,這是我們調動各級幹部積極性,保證今年各項任務完成的工作手段,是加快西峰發展的落實措施。這些製度,約束、激勵的是大家,不是針對某個人。你幹了、幹好了、幹成了,不僅不罰,還要重獎,製度沒虧誰吧!你不幹、幹不成,還要圖吃喝、享安逸、講舒服,事由誰幹,製度總不能丟吧!所以,我們還是要說了算、定了幹,不折不扣抓落實,還是要嚴考核、嚴獎懲,比實績、比能力、比本事、比作為,優勝劣汰。

@@沒有獎懲,就沒有公正

要不要爭一流。一流,反映在思想上,是進取心、作為感、發展觀;反映在工作上,是快速度、高質量、高水平。爭一流,能夠凝聚人心、激活人氣、鼓舞鬥誌、加快發展、縮小差距。我們的地緣優勢和“中心”位置,決定了我們各項工作理應位居全市第一,理應是一流的水平、一流的形象;落後、不發達的基本區情和競相發展、咄咄逼人的周邊態勢,決定了我們隻有爭一流,才能盡快縮小差距,掌握發展主動權。絕不是爭名邀寵,個人主義。各級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要堅決消除“木秀於林風摧之”“人怕出名豬怕壯”的消極思想,堅決克服爭不到、惹身騷的虛弱心態,要有爭當一流的勇氣、不甘人後的誌氣、舍我其誰的霸氣,積極大膽全力爭,支持鼓勵合力爭,真正使西峰的形象和發展在短期內都能快速提升,都有質的飛躍。

right(摘自2003年7月11日全區上半年經濟活動分析會議上的講話)